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的制作工艺流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19 20:40:02 条评论
摘要:专利名称: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金属制品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目前国内各生产厂均生产1420强度级别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品种单一,不能完全替代直径...

  专利名称: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的制作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制品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

  目前国内各生产厂均生产1420强度级别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品种单一,不能完全替代直径为9.0mm和12.0mm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大型预制板等领域。

  根据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性能、施工操作优于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且成本降低的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包括直径为7.1-12.6mm(1470、1520、1570强度级别)的预应力混凝土用异形钢棒,其化学成分是碳 0.30-0.50%;硅 0.60-1.50%;锰 0.50-1.50%;磷 <0.030%;硫 <0.035%; 铜 <0.30%;铁 余量。其生产工艺是中低碳合金钢盘条经验收后上线,进行电接或轧尖,经过弯曲辊除鳞后,在旋转拉丝模拉拔成形,拉拔成形后的钢线矫直后,进行表面清理,经感应加热炉加热至900-960℃,淬火冷却后形成淬火马氏体组织,再经回火加热至400-500℃,形成回火马氏体组织,经剪切后下线,形成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是1、产品性能优于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本发明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所采用的生产线为引进法国O.T.T.自动化生产线,由计算机控制感应加热淬火温度及回火温度,根据原材料化学成分的差异可随时调整,保证产品抗拉强度的稳定,同时中低碳低合金钢经感应加热淬火及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塑性指标、松弛性能优良。

  2、施工操作优于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本发明与相应的锚具结合使用时,锚具效率系数达0.98以上,锚具性能好;由于钢度好,易于下筋,基坑支护操作方便;点焊强度损失小,可使建筑构件施行施行形滚焊或编网压焊等机械化作业;优良的冷镦、温镦性能使预应力张拉更简便;钢筋从线卷取出后无需矫直,制作更省事。

  3、预应力混凝土钢棒比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吨钢成本低1000元以上,施工单位使用时,可降低工程造价30%。

  可完全替代直径为9.0mm和12.0mm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大型预制板等领域。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为中低碳合金钢盘条经验收后上线,进行电接或轧尖,经过弯曲辊除鳞后,在旋转拉丝模拉拔成形,拉拔成形后的钢线矫直后,进行表面清理,经感应加热炉加热至900-960℃,淬火冷却后形成淬火马氏体组织,再经回火加热至400-500℃,形成回火马氏体组织,经剪切后下线,形成产品。

  本发明的化学成分为碳 0.30-0.50%;硅 0.60-1.50%;锰 0.50-1.50%;磷 <0.030%;硫 <0.035%; 铜 <0.30%;铁 余量。本发明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 规定非比例 伸长率松弛率伸长应力 (L0=8d)%代 号MPa MPa% 1000h 10h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不大于SBPDL1325/1470 1470 13252.5 1.5SBPDL1375/1520 1520 13755 2.5 1.5SBPDL1420/1570 1570 14202.5 1.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包括直径为7.1-12.6mm(1470、1520、1570强度级别)的预应力混凝土用异形钢棒,其特征在于它的化学成分是碳 0.30-0.50%;硅 0.60-1.50%;锰 0.50-1.50%;磷 ≤0.030%;硫 ≤0.035%; 铜 ≤0.30%;铁 余量。

  2.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生产工艺是中低碳合金钢盘条经验收后上线,进行电接或轧尖,经过弯曲辊除鳞后,在旋转拉丝模拉拔成形,拉拔成形后的钢线矫直后,进行表面清理,经感应加热炉加热至900-960℃,淬火冷却后形成淬火马氏体组织,再经回火加热至400-500℃,形成回火马氏体组织,经剪切后下线,形成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及生产工艺,包括直径为7.1—12.6mm(1470、1520、1570强度级别)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将中低碳合金钢盘条经过弯曲辊除鳞后,在旋转拉丝模拉拔成形,拉拔成形后的钢丝矫直后,经感应加热炉加热至900—960℃,淬火冷却后形成淬火马氏体组织,再经回火加热至400—500℃,形成回火马氏体组织,形成产品。产品性能、施工操作优于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且成本降低,可完全替代直径为9.0mm和12.0mm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大型预制板等领域。

  文档编号C21D8/08GK1244596SQ9911314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4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4日

  发明者孟庆国, 许兴华, 郭喜荣, 孙惠吉 申请人:沈阳培新钢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