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四齿钨钢铣刀的制作工艺流程

抛光四齿钨钢铣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四齿钨钢铣刀。
【背景技术】
[0002]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坐寸ο
[0003]现有的铣刀,精度不高,加工出的产品的切削面光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切削精度高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刀齿部;
[0006]所述刀柄部为圆柱体,一端部连接所述刀齿部;
[0007]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和四个刀齿,所述刀芯为与所述刀柄部同轴设置的圆柱,所述四个刀齿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35度的角度沿刀芯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四分之一周;所述刀齿绕刀芯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刀芯的直径为2.5毫米;刀齿沿刀芯轴线转动产生的圆柱体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均为4毫米。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刀齿部的最大切屑长度为5毫米。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成型一后圆弧后角的角度为9度,成型二后圆弧后角的角度为26度。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端齿一后角度为8度,端齿二后角度为18度;端齿前角角度为5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端齿一后的宽度为0.4毫米。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自由端设置容屑槽。
[0014]本实用新型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设置有四个刀齿,且螺旋角度为35度,刀芯与所述刀柄部同轴设置,可以提高切削的精度,四个刀齿对称设置于刀芯上,且螺旋延伸至刀芯的自由端,且沿刀芯螺旋四分之一周,可以大大的提高切削面的光度;本实用新型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结构简单,切削精度高,切削面高光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的E-E截面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的端部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的B-B截面示意图。
[002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参照图1-图5,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包括刀柄部10和刀齿部;所述刀柄部10为圆柱体,一端部连接所述刀齿部;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23和四个刀齿21,所述刀芯23为与所述刀柄部10同轴设置的圆柱,所述四个刀齿21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23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35度的角度沿刀芯23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四分之一周;所述刀齿21绕刀芯23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10的直径相同。本实施例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设置有四个刀齿21,且螺旋角度为35度,刀芯23与所述刀柄部10同轴设置,可以提高切削的精度,四个刀齿21对称设置于刀芯23上,且螺旋延伸至刀芯23的自由端,且沿刀芯23螺旋四分之一周,可以大大的提高切削面的光度;本实用新型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结构简单,切削精度高,切削面高光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刀芯23的直径为2.5毫米;刀齿21沿刀芯23轴线转动产生的圆柱体直径与所述刀柄部10的直径相同,均为4毫米。本实施例中的铣刀,各部件的尺寸配合,可以对切屑材料进行外观切屑打磨,提高切削精度和光度。
[0024]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最大切屑长度为5毫米,即刀齿部参与切屑的最大长度,可以精准的对5毫米内的切屑面进行精准切削,切削精度达到0.01毫米,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0025]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成型一后圆弧后角211的角度为9度,成型二后圆弧后角212的角度为26度。成型后角的圆弧角度设置,可以提高切削产品的精度和高抛光度,成型一后圆弧后角211和成型二后圆弧后角212的角度分别为9度和26度是最佳角度。成型后角可以减少刀齿21与工件的切削面积,并且减少与已加工的工件表面摩擦。
[0026]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端齿一后213角度为8度,端齿二后214角度为18度;端齿前角215角度为5度。端齿一后213和端齿二后214所设置的角度,在保证切削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刀齿21与工件的切屑面积,并且减少与已加工的工件表面摩擦。端齿前角215的角度设置,既可以在提供足够的锋利度,又可以保证刀齿21的刚度。
[0027]本实施例中,上述端齿一后213的宽度为0.4毫米,可以合理的控制刀齿21与加工工件的摩擦。
[0028]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自由端设置容屑槽22,可以排除切削下来的废料。
[0029]本实施例中,上述刀柄部10的自由端的端部与侧面之间的弯折处设置倒角11,方便刀柄部10与夹具的夹持,而且防止刀柄部10割伤使用者。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部和刀齿部; 所述刀柄部为圆柱体,一端部连接所述刀齿部; 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和四个刀齿,所述刀芯为与所述刀柄部同轴设置的圆柱,所述四个刀齿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35度的角度沿刀芯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四分之一周;所述刀齿绕刀芯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芯的直径为2.5毫米;刀齿沿刀芯轴线转动产生的圆柱体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均为4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最大切屑长度为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成型一后圆弧后角的角度为9度,成型二后圆弧后角的角度为26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端齿一后角度为8度,端齿二后角度为18度;端齿前角角度为5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齿一后的宽度为0.4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自由端设置容屑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抛光四齿钨钢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刀齿部;所述刀柄部为圆柱体,一端部连接所述刀齿部;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和四个刀齿,所述刀芯是与所述刀柄部同轴设置的圆柱,所述四个刀齿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35度的角度沿刀芯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四分之一周;所述刀齿绕刀芯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抛光四齿钨钢铣刀,结构简单,切削精度高,切削面高光度,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IPC分类】B23C5-10
【公开号】CN204353552
【申请号】CN201420866347
【发明人】谢铁华, 王承兵
【申请人】东莞蒂宾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四齿钨钢铣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齿钨钢铣刀。
【背景技术】
[0002]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0003]现有的铣刀,精度不高,加工出的产品的切削面光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切削精度高的四齿钨钢铣刀。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四齿钨钢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刀齿部;
[0006]所述刀柄部为圆柱体,一端部连接所述刀齿部;
[0007]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和四个刀齿,所述刀芯为与所述刀柄部同轴设置的圆柱,所述四个刀齿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45度的角度沿刀芯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一周;所述刀齿绕刀芯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刀芯的直径为3.6毫米;刀齿沿刀芯轴线转动产生的圆柱体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均为6毫米。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最大切肩长度为15毫米。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成型一后的角度为9度,成型二后的角度为25度。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端齿一后角度为8度,端齿二后角度为16度;端齿前角角度为8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端齿一后的宽度为0.3毫米。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自由端设置容肩槽。
[0014]本实用新型的四齿钨钢铣刀,设置有四个刀齿,且螺旋角度为45度,刀芯与所述刀柄部同轴设置,可以提高切削的精度,四个刀齿对称设置于刀芯上,且螺旋延伸至刀芯的自由端,且沿刀芯螺旋一周,可以大大的提高切削面的光度;本实用新型的四齿钨钢铣刀,结构简单,切削精度高,切削面高光度,解决传统技术中切削精度和切削面光度的问题,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四齿钨钢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的E-E截面不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四齿钨钢铣刀的端部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的B-B截面示意图。
[002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参照图1-图5,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四齿钨钢铣刀,包括刀柄部10和刀齿部;所述刀柄部10为圆柱体,一端部连接所述刀齿部;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23和四个刀齿21,所述刀芯23为与所述刀柄部10同轴设置的圆柱,所述四个刀齿21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23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45度的角度沿刀芯23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一周;所述刀齿21绕刀芯23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10的直径相同。本实施例的四齿钨钢铣刀,设置有四个刀齿21,且螺旋角度为45度,刀芯23与所述刀柄部10同轴设置,可以提高切削的精度,四个刀齿21对称设置于刀芯23上,且螺旋延伸至刀芯23的自由端,且沿刀芯23螺旋一周,可以大大的提高切削面的光度;本实用新型的四齿钨钢铣刀,结构简单,切削精度高,切削面高光度,解决传统技术中切削精度和切削面光度的问题,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刀芯23的直径为3.6毫米;刀齿21沿刀芯23轴线转动产生的圆柱体直径与所述刀柄部10的直径相同,均为6毫米。本实施例中的铣刀,各部件的尺寸配合,可以对切肩材料进行外观切肩打磨,提高切削精度和光度。
[0024]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最大切肩长度为15毫米,是指刀齿部参与切肩的最大长度。可以精准的对15毫米内的切肩面进行精准切削,精细度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0025]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成型一后211的角度为9度,成型二后212的角度为25度。成型后角的角度设置,可以提高切削产品的精度和高抛光度,成型一后211和成型二后212的角度分别为9度和12度是最佳角度。成型后角可以减少刀齿21与工件的切削面积,并且减少与已加工的工件表面摩擦。
[0026]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端齿一后213角度为8度,端齿二后214角度为16度;端齿前角215角度为8度。端齿一后213和端齿二后214所设置的角度,在保证切削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刀齿21与工件的切肩面积,并且减少与已加工的工件表面摩擦。端齿前角215的角度设置,既可以在提供足够的锋利度,又可以保证刀齿21的刚度。
[0027]本实施例中,上述端齿一后213的宽度为0.3毫米,可以合理的控制刀齿21与加工工件的摩擦。
[0028]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自由端设置容肩槽22,可以排除切削下来的废料。
[0029]本实施例中,上述刀柄部10的自由端的端部与侧面之间的弯折处设置倒角11,方便刀柄部10与夹具的夹持,而且防止刀柄部10割伤使用者。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部和刀齿部; 所述刀柄部为圆柱体,一端部连接所述刀齿部; 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和四个刀齿,所述刀芯为与所述刀柄部同轴设置的圆柱,所述四个刀齿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45度的角度沿刀芯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一周;所述刀齿绕刀芯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芯的直径为3.6毫米;刀齿沿刀芯轴线转动产生的圆柱体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均为6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最大切肩长度为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成型一后的角度为9度,成型二后的角度为2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端齿一后角度为8度,端齿二后角度为16度;端齿前角角度为8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齿一后的宽度为0.3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自由端设置容肩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四齿钨钢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刀齿部;所述刀柄部为圆柱体,一端部连接所述刀齿部;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和四个刀齿,所述刀芯是与所述刀柄部同轴设置的圆柱,所述四个刀齿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45度的角度沿刀芯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一周;所述刀齿绕刀芯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四齿钨钢铣刀,结构简单,切削精度高,切削面高光度,解决传统技术中切削精度和切削面光度的问题,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IPC分类】B23C5-10
【公开号】CN204353553
【申请号】CN201420868119
【发明人】谢铁华, 王承兵
【申请人】东莞蒂宾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高效四齿钨钢铣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四齿钨钢铣刀。
【背景技术】
[0002]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0003]现有的铣刀,精度不高,加工出的产品的切削面光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切削精度高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包括刀柄部、锐度部和刀齿部;
[0006]所述刀柄部为圆柱体,所述锐度部为截面圆锥体,截面圆锥体的大端面与所述圆柱体的一端端面连接,截面圆锥体的大端面与所述圆柱体的端面面积相等且同轴设置;
[0007]所述刀齿部连接所述锐度部远离刀柄部的一端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和四个刀齿,所述四个刀齿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35度的角度沿刀芯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四分之一周;所述刀齿绕刀芯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锐度部小端截面的直径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刀芯的直径为1.86毫米;刀齿沿刀芯轴线转动产生的圆柱体直径为3毫米。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最大切肩长度为4毫米。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成型后角的角度为9度。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端齿一后角度为6度,端齿二后角度为18度;端齿前角角度为4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端齿一后的宽度为0.2毫米。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刀齿的自由端设置容肩槽。
[0014]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设置有四个刀齿,且螺旋角度为35度,刀芯与所述锐度部同轴设置,可以提高切削的精度,四个刀齿对称设置于刀芯上,且螺旋延伸至刀芯的自由端,且沿刀芯螺旋四分之一周,可以大大的提高切削面的光度和切肩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结构简单,切削精度高,切削面高光度,切削效率和精度业内领先。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尚效四齿鹤钢铁刀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的E-E截面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的端部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的B-B截面示意图。
[002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参照图1-图5,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包括刀柄部10、锐度部30和刀齿部;所述刀柄部10为圆柱体,所述锐度部30为截面圆锥体,截面圆锥体的大端面与所述圆柱体的一端端面连接,截面圆锥体的大端面与所述圆柱体的端面面积相等且同轴设置;所述刀齿部连接所述锐度部30远离刀柄部10的一端;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23和四个刀齿21,所述四个刀齿21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23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35度的角度沿刀芯23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四分之一周;所述刀齿21绕刀芯23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锐度部30小端截面的直径相同。本实施例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设置有四个刀齿21,且螺旋角度为35度,刀芯23与所述锐度部30同轴设置,可以提高切削的精度,四个刀齿21对称设置于刀芯23上,且螺旋延伸至刀芯23的自由端,且沿刀芯23螺旋四分之一周,可以大大的提高切削面的光度和切肩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结构简单,切削精度高,切削面高光度,切削效率和精度业内领先。
[0023]本实施例中,上述刀芯23的直径为1.86毫米;刀齿21沿刀芯23轴线转动产生的圆柱体直径为3毫米。本实施例中的铣刀,各部件的尺寸配合,可以对切肩材料进行外观切肩打磨,提高切削精度和光度。
[0024]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最大切肩长度为4毫米。可以精准的对4毫米内的切肩面进行精准切削,精度达到0.01毫米,业内领先。
[0025]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成型后角214的角度为9度。成型后角214的角度设置,可以提高切削产品的精度和高抛光度,成型后角214的角度分别为9度是最佳角度。成型后角214可以减少刀齿21与工件的切削面积,并且减少与已加工的工件表面摩擦。
[0026]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端齿一后211角度为6度,端齿二后212角度为18度;端齿前角213角度为4度。端齿一后211和端齿二后212所设置的角度,在保证切削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刀齿21与工件的切肩面积,并且减少与已加工的工件表面摩擦。端齿前角213的角度设置,既可以在提供足够的锋利度,又可以保证刀齿21的刚度。
[0027]本实施例中,上述端齿一后211的宽度为0.2毫米,可以合理的控制刀齿21与加工工件的摩擦。
[0028]本实施例中,上述刀齿21的自由端设置容肩槽22,可以排除切削下来的废料。
[0029]本实施例中,上述刀柄部10的自由端的端部与侧面之间的弯折处设置倒角11,方便刀柄部10与夹具的夹持,而且防止刀柄部10割伤使用者。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部、锐度部和刀齿部; 所述刀柄部为圆柱体,所述锐度部为截面圆锥体,截面圆锥体的大端面与所述圆柱体的一端端面连接,截面圆锥体的大端面与所述圆柱体的端面面积相等且同轴设置; 所述刀齿部连接所述锐度部远离刀柄部的一端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和四个刀齿,所述四个刀齿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35度的角度沿刀芯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四分之一周;所述刀齿绕刀芯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锐度部小端截面的直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芯的直径为1.86毫米;刀齿沿刀芯轴线转动产生的圆柱体直径为3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最大切肩长度为4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成型后角的角度为9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端齿一后角度为6度,端齿二后角度为18度;端齿前角角度为4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齿一后的宽度为0.2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自由端设置容肩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高效四齿钨钢铣刀,刀柄部、锐度部和刀齿部;所述刀柄部为圆柱体,所述锐度部为截面圆锥体,截面圆锥体的大端面与所述圆柱体的一端端面连接,截面圆锥体的大端面与所述圆柱体的端面面积相等且同轴设置;所述刀齿部连接所述锐度部远离刀柄部的一端所述刀齿部包括刀芯和四个刀齿,所述四个刀齿的后端均匀设置于刀芯的周面上,且以螺旋角度为35度的角度沿刀芯的周面向自由端螺旋延伸四分之一周;所述刀齿绕刀芯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锐度部小端截面的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四齿钨钢铣刀,结构简单,切削精度高,切削面高光度,切削效率和精度业内领先。
【IPC分类】B23C5-10
【公开号】CN204353554
【申请号】CN201420870200
【发明人】谢铁华, 王承兵
【申请人】东莞蒂宾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一种电动铣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铣头。
【背景技术】
[0002]铣头,简单而言就是:安装在铣床上并与主轴连接,用于带动铣刀旋转的机床附件。是机床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
[0003]传统的铣头在加工一些外形不规则零件时,往往存在有些部位常规铣刀加工不到,以致降低了工作效率底,现有条件下的铣床往往不能加工某些大型的零件,而且在现有条件下大型零件的钳工划线繁琐,效率低下,传统的铣刀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铣刀容易跑偏,降低了加工工件的精度,最后,现有的电动铣头在运行过程中,皮带变松,皮带与皮带轮出现打滑的现象后,皮带更换和调整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加工常规铣床不能加工的零件,能够加工超大型的零件,能够方便张紧调整使用一段时间后皮带变松的电动铁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铣头,包括固定架和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的电机,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连接有“工”字型的悬臂,所述悬臂上还设有移动悬臂的张紧螺钉,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连接有铣刀定位套,铣刀定位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0006]进一步,所述铣刀定位套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相对于底面的水平高度相同。
[0008]进一步,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正中间。
[0009]进一步,所述皮带收容在悬臂的周侧。
[0010]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电动铣头固定在万能升降台铣床的万能铣头上,由独立的电机驱动,安装时使电动铣头臂与机床工作台平行或垂直。装在万能升降台铣床上,可用于小孔或深孔零件内部的铣槽和钻孔加工,与回转工作台配合使用,可以加工零件内部的圆弧槽、分度铣槽和点孔定位。装在万能升降台铣床上还可以加工一些零件因外形不规则,加工常规铣床的铣刀加工不到的部位。2.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电动铣头固定在插床的刀架上,由独立的电机驱动。利用大型插床回转工作台,能够回转铣削大型盘类零件,以铣代车,解决现有条件下的车床不能车削大型盘类零件的问题;利用大型插床的回转工作台和手摇滑枕,加工大型零件上的槽,以及钳工的分度划线和点孔定位,解决现有条件下的铣床不能铣削超大零件的问题,解决大型零件的钳工划线问题。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有效的定位装配铣刀的铣刀定位套,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使铣刀定位套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位于一条直线上,进而有效的防止铣刀跑偏的问题发生,提高了产品的精度。4.本实用新型通过皮带张紧螺钉的设计,当皮带出现松弛的情况是,旋转皮带张紧螺钉,使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的距离增加,进而使皮带张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不意图。
[0013]图3为铣刀定位套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二皮带轮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6]一种电动铣头,包括固定架I和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1的电机2,电机2固定在固定架I上,固定架I连接有“工”字型的悬臂3,所述悬臂3上还设有移动悬臂3的张紧螺钉4,所述第一皮带轮21通过皮带5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2,第二皮带轮22连接有铣刀定位套6,铣刀定位套6设有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所述的铣刀定位套6焊接在“工”字型的悬臂3上。
[0017]将电动铣头固定在万能升降台铣床的万能铣头上,由独立的电机21驱动,安装时使电动铣头臂与机床工作台平行或垂直,可用于小孔或深孔零件内部的铣槽和钻孔加工,与回转工作台配合使用,可以加工零件内部的槽或零件钻孔的定位点孔,还可以加工一些零件因外形不规则,造成常规铣床铣刀加工不到的部位。
[0018]将电动铣头固定在插床的刀架上,由独立的电机21驱动。利用大型插床回转工作台,能够回转铣削大型盘类零件,以铣代车,解决现有条件下的车床不能车削大型盘类零件的问题;利用大型插床回转工作台,加工大型零件上的槽,或分度划线和钻孔的定位点孔,解决现有条件下的铣床不能铣削超大零件的问题,解决大型零件的钳工划线问题。
[0019]通过张紧螺钉4的设计,当皮带5出现松弛的情况是,旋转张紧螺钉4,使第一皮带轮21与第二皮带轮22之间的距离增加,进而使皮带5张紧,皮带5张紧调整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0]进一步,所述铣刀定位套6与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0021]通过过盈配合,有效的防止铣刀定位套6与轴承打滑的现象发生。
[0022]进一步,所述第一皮带轮21与第二皮带轮22相对于底面的水平高度相同。
[0023]通过第一皮带轮21与第二皮带轮22相对于底面的水平高度相同的设计,有效的防止皮带5打滑、出轨的现象发生。
[0024]进一步,第二皮带轮22位于第一轴承61与第二轴承62的正中间。
[0025]通过第一轴承61和第二轴承62有效的定位装配铣刀的铣刀固定套6,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使铣刀固定套6在加工过程中始终位于一条直线上,有效的防止铣刀跑偏的问题发生,提高了产品的精度。
[0026]进一步,所述皮带5收容在悬臂3的周侧。
[0027]将皮带5收容在悬臂3的周侧里,有效的防止加工过程中,工件碰触到皮带5,或是操作过程中夹到手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动铣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和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的电机,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连接有“工”字型的悬臂,所述悬臂上还设有移动悬臂的张紧螺钉,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连接有铣刀定位套,铣刀定位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定位套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相对于底面的水平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铣头,其特征在于: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正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收容在悬臂的周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铣头,包括固定架和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的电机,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连接有“工”字型的悬臂,所述悬臂上还设有移动悬臂的张紧螺钉,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连接有铣刀定位套,铣刀定位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IPC分类】B23Q3-00, B23Q5-10, B23C9-00
【公开号】CN204353555
【申请号】CN201420785490
【发明人】李敬平, 彭文超, 陈武汉
【申请人】中车集团台州第七八一六工厂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1日
一种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先进航空发动机因为对减重的极端要求,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对加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机匣加工,部分位置甚至连先进五轴机床都无法加工,需要利用角度头进行扩展加工。
[0003]角度头需要固定到机床主轴上进行加工,传统固定方式间隙较大,由此带来振动,导致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旨在解决铣削角度头传统的固定方式间隙较大,由此带来振动,导致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低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螺栓、锁紧螺栓、冷却接头、冷却堵头;所述的固定块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是与铣床主轴头相匹配的弧面,固定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头,所述的固定头底部设置有安装冷却堵头的沉孔,固定头上设置有安装锁紧螺钉的螺纹孔,固定头前方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冷却接头的螺纹孔,安装冷却接头的螺纹孔与所述的沉孔贯通,所述的固定块两端设置有安装固定螺栓的螺纹孔。
[0006]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块材料采用45号钢或合金钢,调质处理,尺寸大小根据铣床主轴头尺寸确定,与角度头定向销的间隙为0.02-0.05mm。
[0007]进一步,冷却堵头为橡胶堵头。
[0008]本实用新型的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便于设计和制造,可以通过锁紧螺钉消除固定块和角度头定向销的间隙,提高定向精度和刚性,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11]图中:1、固定块;2、固定螺栓;3、锁紧螺栓;4、冷却接头;5、冷却堵头;6、固定头;
7、铣床主轴头;8、角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1、固定螺栓2、锁紧螺栓3、冷却接头4、冷却堵头5 ;所述的固定块I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是与铣床主轴头7相匹配的弧面,固定块I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头6,所述的固定头I底部设置有安装冷却堵头5的沉孔,固定头上设置有安装锁紧螺钉3的螺纹孔,固定头6前方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冷却接头4的螺纹孔,安装冷却接头4的螺纹孔与所述的沉孔贯通,所述的固定块I两端设置有安装固定螺栓2的螺纹孔。
[0015]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块I材料采用45号钢或合金钢,调质处理,尺寸大小根据铣床主轴头7尺寸确定,与角度头8定向销的间隙为0.02-0.05mm。
[0016]进一步,冷却堵头5为橡胶堵头。
[0017]如图2所示,固定螺栓2和铣床主轴头7端面螺纹孔相匹配,角度头8通过固定头6固定,并通过锁紧螺钉3锁紧,消除了固定块I和角度头定向销的间隙,提高定向精度和刚性。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螺栓、锁紧螺栓、冷却接头、冷却堵头;所述的固定块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是与铣床主轴头相匹配的弧面,固定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头,所述的固定头底部设置有安装冷却堵头的沉孔,固定头上设置有安装锁紧螺钉的螺纹孔,固定头前方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冷却接头的螺纹孔,安装冷却接头的螺纹孔与所述的沉孔贯通,所述的固定块两端设置有安装固定螺栓的螺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材料采用45号钢或合金钢,调质处理,尺寸大小根据铣床主轴头尺寸确定,与角度头定向销的间隙为0.02-0.0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堵头为橡胶堵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该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螺栓、锁紧螺栓、冷却接头、冷却堵头;所述的固定块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是与铣床主轴头相匹配的弧面,固定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头,所述的固定头底部设置有安装冷却堵头的沉孔,固定头上设置有安装锁紧螺钉的螺纹孔,固定头前方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冷却接头的螺纹孔,安装冷却接头的螺纹孔与所述的沉孔贯通,所述的固定块两端设置有安装固定螺栓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的铣削角度头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便于设计和制造,可以通过锁紧螺钉消除固定块和角度头定向销的间隙,提高定向精度和刚性,提高了加工效率。
【IPC分类】B23C9-00
【公开号】CN204353556
【申请号】CN201420804481
【发明人】李灿军, 林枫, 熊友志, 秦俭
【申请人】成都恒信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
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牛头刨床,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
【背景技术】
[0002]在机械加工领域中经常用到牛头刨床,而牛头刨床主体运动部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0003]1.滑枕在摇杆机构作用,进行往复移动。滑枕前端装有刀架及转盘,刀架沿刀架滑板可作手动进给,刨削斜面时刀架可以在转盘上回转一定角度;
[0004]2.横梁沿床身前导轨可作手动或机动的垂直进给;
[0005]3.工作台装在横梁上,沿横梁导轨可作手动或机动的水平进给。
[0006]然而现有牛头刨主传动部分是通过手动或机动旋转机构的运动,带动普通梯形丝杠转动,完成刀具垂直进给和工作台水平进给,这种进给方式存在着生产效率低、调整位置精度靠操作者经验确定,加工尺寸难以精确控制,加工数据不易收集、存储、分析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通过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配合实现高精度的进给。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包括牛头刨机床本体,安装在所述牛头刨机床本体上部的刀具进给机构及安装在所述牛头刨机床本体前端的工作台进给机构,其中所述刀具进给机构包括滑板,第一伺服电机,垂直滚珠丝杆,轴承支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轴承支座安装在滑板上方,所述垂直滚珠丝杆一端连接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垂直滚珠丝杆的螺母与牛头刨床本体上的转盘连接,使得滑板随着垂直滚珠丝杆的转动沿转盘上下滑动,所述工作台进给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滑板,第二伺服电机,水平滚珠丝杆,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安装在工作台一侧,所述水平滚珠丝杆连接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水平滚珠丝杆的螺母与工作台滑板连接,所述工作台随着水平滚珠丝杆转动,沿工作台滑板水平滑动。
[001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米用6Nm交流伺服电机。
[001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采用1Nm交流伺服电机。
[0012]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的垂直给进装置,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方设有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轴连接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杆上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0013]所述滑板的正前方安装有刀架台,所述刀架台上安装有刨刀。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具有如下有益之处:利用滚珠丝杠替代普通梯形丝杆,利用伺服电机提到手动操作传动,可以有效提高丝杆运动精度的确定,同时对进给精度能有效控制,自动进给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包括牛头刨机床本体1,安装在所述牛头刨机床本体I上部的刀具进给机构及安装在所述牛头刨机床本体I前端的工作台进给机构。
[0018]其中所述刀具进给机构包括滑板2,第一伺服电机3,垂直滚珠丝杆4,轴承支座5,刀架台及刨刀,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通过轴承支座5安装在滑板2上方,所述垂直滚珠丝杆4 一端连接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垂直滚珠丝杆4的螺母与牛头刨床本体I上的转盘12连接,第一伺服电机3工作后,垂直滚珠丝杆4转动,与螺母配合后使得滑板2沿转盘12上下滑动,所述刀架台安装在滑板2的正前方,所述刨刀安装在刀架台上。
[0019]所述工作台进给机构包括工作台6,工作台滑板,第二伺服电机7,水平滚珠丝杆8,变速箱9,转轴10,第一齿轮11,第二轴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丝杆15及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安装在工作台6—侧,所述变速箱9安装在工作台6另一侧,所述水平滚珠丝杆8连接第二伺服电机7,所述水平滚珠丝杆8的螺母与工作台滑板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工作后,水平滚珠丝杆8转动,使得工作台滑板与工作台水平滑动,所述变速箱9上连接有转轴10,所述第一齿轮11安装在转轴10上,所述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6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轴12 —端穿过第二齿轮16,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和第二锥形齿轮14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安装在丝杆15上,所述丝杆15和第二轴1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变速箱9工作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16及第二轴12转动,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3和第二锥形齿轮14的配合作用,使得丝杠15滑移,从而带动工作台垂直运动。
[0020]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采用6Nm交流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采用1Nm交流伺服电机。
[0021]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通过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的配合,实现刀具的垂直进给以及工作台的水平进给,有效减去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同时在进给精度上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00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包括牛头刨机床本体,安装在所述牛头刨机床本体上部的刀具进给机构及安装在所述牛头刨机床本体前端的工作台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进给机构包括滑板,通过轴承支座安装在滑板上方的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的垂直滚珠丝杆,所述垂直滚珠丝杆的螺母与牛头刨床本体上的转盘连接,使得滑板随着垂直滚珠丝杆的转动沿转盘上下滑动,所述工作台进给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滑板,安装在工作台一侧的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的水平滚珠丝杆,所述水平滚珠丝杆的螺母与工作台滑板连接,所述工作台随着水平滚珠丝杆转动,沿工作台滑板水平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采用6Nm交流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采用1Nm交流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另一侧的垂直给进装置,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方设有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轴连接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杆上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的正前方安装有刀架台,所述刀架台上安装有刨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包括牛头刨机床本体,安装在所述牛头刨机床本体上部的刀具进给机构及安装在所述牛头刨机床本体前端的工作台进给机构,所述刀具进给机构包括滑板,通过轴承支座安装在滑板上方的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的垂直滚珠丝杆,所述垂直滚珠丝杆的螺母与牛头刨床本体上的转盘连接,所述工作台进给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滑板,安装在工作台一侧的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的水平滚珠丝杆,所述水平滚珠丝杆的螺母与工作台滑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控制进给的牛头刨床,通过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杆配合实现高精度的进给。
【IPC分类】B23D7-10, B23Q5-48, B23D1-12, B23Q5-40, B23Q5-36
【公开号】CN204353557
【申请号】CN201420849163
【发明人】张佳兴, 顾力平, 张凯, 郝静
【申请人】南通职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一种裁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裁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铁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快速发展,金属罐体容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逐步提升。金属罐体容器大规模用于食品、化工、石油、涂料、油脂、颜料等行业。金属罐体生产工艺中,首先要将大张铁片用裁铁机切成罐身所需的小片,在裁切过程中需要将裁切好的小片和余料收集好,现有技术的裁铁机主要包括拨料机构、叠料感应机构、裁切机构和限位机构,在工作台后部的铁壳料带上方设置有叠料感应机构,在叠料感应机构前端设置有驱动料带前进的拨料机构,在拨料机构的前端设置有裁切机构,在裁切机构旁设置有载板,但是这种结构的裁铁机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
[0003]1、裁切机构会裁切下来产品和边角料,产品放置在收料装置内,而边角料的清理需要人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理,所以该裁切机的清洁度较低。
[0004]2、在载板上直接裁切产品,由于设备加工的幅度较大,往往会使得载板也随之移动,这样影响了产品的裁切加工精度,导致了大量残次品的产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清洁度较高和裁切精度较高的裁铁机。
[000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裁铁机,包括操作台、立柱、顶板、伺服电缸、传送道、切割台、电磁铁、升降气缸、连接轴、切割刀具、旋转座、伸缩杆和吸盘,所述操作台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立柱下端,所述立柱上端固定在顶板相对应位置,所述操作台上侧右部固定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左侧的操作台上设置有传送道,所述传送道左侧的操作台上安装有切割台,所述切割台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切割台上部对应的顶板上固定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下部通过连接轴连接切割刀具,所述操作台的左侧立柱上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连接吸盘。
[0007]进一步,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档位旋钮。
[0008]进一步,所述切割刀具的材料为钨钢材料。
[0009]进一步,所述旋转座包括环形导轨和滑块,所述操作台的左侧立柱上设置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伸缩杆。
[0010]进一步,所述吸盘内设有电磁铁。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下端吸盘既可以吸附已经裁切好的产品,也可以吸附裁切后边角料,裁切的同时可以对边角料处理来提高清洁度;待裁铁板通过伺服电缸推动至切割台上,切割台上的电磁铁会吸附待裁铁板,从而提高了切割刀具切割时的裁切精度。
[0013]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轴上设置有档位旋钮,调节档位旋钮可以改变切割刀具角度,从而达到改变待裁铁板裁切形状的目的。
[0014]3、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刀具的材料为钨钢材料,钨钢制成的切割刀具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强度高和韧性好的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所以切割刀具的切割性能较好不易出现卷边现象。
[0015]4、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座包括环形导轨和滑块,操作台的左侧立柱上设置有环形导轨,环形导轨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的吸盘吸附到裁切好产品或者边角料后,滑块可以带动伸缩杆沿着环形导轨旋转,旋转至一定位置时可以卸下裁切好产品或者边角料,实现自动化卸料和清理。
[0016]5、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内设有电磁铁,电磁铁可以增强吸盘对裁切好产品或者边角料的吸附力,防止吸力过小时裁切好产品或者边角料滑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操作台,2-立柱,3-顶板,4-伺服电缸,5-传送道,6-切割台,7-电磁铁,8-升降气缸,9-连接轴,10-切割刀具,11-旋转座,12-伸缩杆,13-吸盘,14-档位旋钮,15-环形导轨,1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操作台1、立柱2、顶板3、伺服电缸4、传送道5、切割台6、电磁铁7、升降气缸8、连接轴9、切割刀具10、旋转座11、伸缩杆12和吸盘13,操作台I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立柱2下端,立柱2上端固定在顶板3相对应位置,操作台I上侧右部固定有伺服电缸4,伺服电缸4左侧的操作台I上设置有传送道5,传送道5左侧的操作台I上安装有切割台6,切割台6内部设置有电磁铁7,切割台6上部对应的顶板3上固定有升降气缸8,升降气缸8下部通过连接轴9连接切割刀具10,连接轴9上设置有档位旋钮14,切割刀具10的材料为钨钢材料,操作台I的左侧立柱2上安装有旋转座11,旋转座11上固定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下端连接吸盘13,吸盘13内设有电磁铁7。
[0022]进一步,旋转座11包括环形导轨15和滑块16,操作台I的左侧立柱2上设置有环形导轨15,环形导轨15上安装有滑块16,滑块16上固定有伸缩杆12。
[0023]工作时,首先将待裁铁板放置在传送道5上,启动伺服电缸4,伺服电缸4沿着传送道5将待裁铁板推动至切割台6上,切割台6内部电磁铁7上电产生吸力吸附待裁铁板,再启动升降气缸8,升降气缸8下移带动切割刀具10裁切切割台6上待裁铁板,待裁铁板被切割刀具10裁切好后,切割台6内部电磁铁7断电不再吸附裁切好铁板,伸缩杆12下移带动吸盘13吸附到裁切好产品,旋转座11上滑块16可以带动伸缩杆12沿着环形导轨15旋转,旋转至一定位置时吸盘13释放吸力来卸下裁切好产品,实现自动化装载产品,然后,伸缩杆12下移带动吸盘13吸附到边角料,旋转座11上滑块16可以带动伸缩杆12沿着环形导轨15旋转,旋转至一定位置时吸盘13释放吸力来卸下边角料,实现自动化清理现场,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档位旋钮14改变切割刀具10裁切角度,从而可以改变待裁铁板裁切形状。
[0024]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裁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立柱、顶板、伺服电缸、传送道、切割台、电磁铁、升降气缸、连接轴、切割刀具、旋转座、伸缩杆和吸盘,所述操作台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立柱下端,所述立柱上端固定在顶板相对应位置,所述操作台上侧右部固定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左侧的操作台上设置有传送道,所述传送道左侧的操作台上安装有切割台,所述切割台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切割台上部对应的顶板上固定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下部通过连接轴连接切割刀具,所述操作台的左侧立柱上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连接吸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档位旋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具的材料为钨钢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包括环形导轨和滑块,所述操作台的左侧立柱上设置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内设有电磁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裁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铁机,包括操作台、立柱、顶板、伺服电缸、传送道、切割台、电磁铁、升降气缸、连接轴、切割刀具、旋转座、伸缩杆和吸盘,所述操作台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有立柱下端,所述立柱上端固定在顶板相对应位置,所述操作台上侧右部固定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左侧的操作台上设置有传送道,所述传送道左侧的操作台上安装有切割台,所述切割台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切割台上部对应的顶板上固定有升降气缸。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洁度较高和裁切精度较高的裁铁机。
【IPC分类】B23D15-04, B23Q11-00, B23Q3-154
【公开号】CN204353558
【申请号】CN201420711548
【发明人】芦东利
【申请人】天津市德通制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
闸式剪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新型液压闸式剪板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加工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剪板机越来越成为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中流砥柱,通用型和高性能的剪板机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汽车、仪器仪表、农机、家用电器、轻工等行业。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剪切定尺、切头、切尾、切边以及剪切金属材料的局部缺陷等。因此,剪板机剪切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剪板机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剪切频率低,能量损耗大。国内许多流水线急需剪切钢板板厚为L6mm,剪切频率达到25?60次/min的数控闸式剪板机。
[0003]目前国内数控闸式剪板机通常采用德国Bosch-Rexroth SH-1型液压系统,主要由比例减压阀、比例溢流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液控单向阀、背压阀、安全阀等组成,其液压原理及动作简述如下:
[0004]上刀架运行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控制上刀架运行方向,比例压力阀控制系统压力。当主油路的油液进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时,电磁铁Y3得电,油液经P 口进入A 口,进入主油缸上腔,主油缸下腔油液流入副油缸上腔,副油缸下腔油液则通过背压阀进入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由B 口到T 口流回油箱,即实现上刀架下滑动作。当电磁铁Y4得电,油液则由P 口进入B 口,顶开单向阀,进入副油缸下腔,副油缸上腔的油液进入主油缸的下腔,主油缸上腔的油液则由A 口进入T 口回油箱,上刀架实现上升动作。
[0005]剪切角调整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控制剪切角增大或减小。当油液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且电磁铁Y5得电,油液经P 口到B 口,顶开单向阀,进入副油缸下腔,副油缸上腔油液通过第二液控单向阀,由A 口至T 口回油箱,剪切角度变大。反之,当电磁铁Y6得电,油液由P 口进入A 口,顶开液控单向阀进入副油缸上腔,下腔油液经背压阀,由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B 口进入T 口回油箱,则剪切角度变小。
[0006]压料缸动作时,比例溢流阀控制夹紧力的大小。当主油路中的油液经过比例溢流阀且电磁铁Y2得电,油液进入压料缸上腔,使压料缸活塞向下运动形成压紧;电磁铁Y2失电则通过压料缸内置弹簧,将压料缸的活塞向上顶,使上腔油液经过比例溢流阀回油箱,即压料缸复位。
【发明内容】
[0007]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德国Voith Turbo公司生产的CP497型液压系统,提供了一种剪切频率高,能源损耗低、可靠性高的新型闸式剪板机。
[0008]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闸式剪板机,它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垂直布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设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工作台、压料缸和上刀架,所述主油缸和副油缸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方,主、副油缸活塞杆与所述上刀架连接;采用CP497型液压系统控制主油缸和副油缸,CP497型液压系统包含剪切回路和防降回路,所述剪切回路中的剪切主阀为机械撞杆式的拷贝阀,在机架的左侧板上部固定有自左侧板水平延伸的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拷贝阀,拷贝阀通过双头螺柱与垂向布置的撞杆相连接;所述上刀架左侧焊有撞板,所述撞板水平放置并与撞杆相对布置,所述撞杆的轴线到左侧板的距离与所述主油缸活塞杆的轴线到左侧板的距离相等。
[0009]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撞板与上刀架顶面平齐,并在在所述撞板下方焊有与上刀架相连接的筋板。
[0010]撞杆和双头螺柱通过圆螺母备紧。所述双头螺柱两端螺纹大小不同,细端螺纹与剪切回路中拷贝阀内置螺纹直径相同,其长度与拷贝阀螺纹孔深度相同;粗端螺纹与撞杆螺纹孔直径大小相同,其长度为粗端螺纹直径的3倍左右。双头螺柱细端与拷贝阀相连接并备紧,粗端与撞杆螺纹孔一端相连接,装配时,确保上刀架在上死点位置,通过调整双头螺柱粗端伸入撞杆螺纹孔中长度来使撞杆球形端与撞板接触,当调整完毕后采用圆螺母备紧。
[0011]撞杆与撞板相对的一端加工成球型,球面直径与撞杆直径相等。所述撞杆一端加工螺纹孔,螺纹孔直径与所述双头螺柱螺纹孔直径相同,螺纹孔深度要与双头螺柱粗端长度相同,方便调节双头螺柱伸入撞杆螺纹孔中的长度;撞杆与撞板相对的一端加工成球型,球面直径与撞杆直径相等,方便上刀架撞板在任意剪切角和刀片间隙时都容易与撞杆相撞。
[0012]所述防降回路包含有第二安全阀和提动阀,通过螺钉安装于机架右侧板上,其位于机架前墙板与油箱中间位置,并处于副油缸上方。当刀片间隙进行调整时,防降回路中提动阀动作,将剪切回路和防降回路中液压油路封闭,主油缸活塞杆和副油缸活塞杆有效锁紧,上刀相对于下刀静止,确保整个剪板机系统的安全可靠。另外,本系统采用蓄能器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后备支持。在本系统中,蓄能器的工作是动态的,在剪板机刀具加速和减速过程中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0013]本方案有益效果是:1.所述CP497型液压系统是专为液压剪切应用设计的高效节能的液压系统,与现有剪板机液压系统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剪切回路采用了拷贝阀与自加载技术。撞杆和控制油路中液压油推动拷贝阀使其在各个阀口中切换,通过这种创新设计实现对剪板机油缸循环供油的需求。所述CP497型液压系统油路与现有系统不同,其剪切行程动作采用自加载的差动驱动操作。液控换向阀可以根据负载的大小不同将液压回路在差动回路与非差动回路之间来回转换。由于具有这些特征,在使用相同功率电机和相同流量泵的前提下,剪切速度大大增加,剪切频率大大提高,能源损耗大大降低,并且剪切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0014]2.CP497型液压系统中具有防降回路,刀具间隙调整和剪板机维修时更加安全可
A+-.与巨O
[0015]3.将撞板焊接到上刀架上,使装配更加方便。
[0016]4.双头螺柱长度足够长,使撞杆与双头螺柱的总长度能进行微调,方便整机装配和调试。
[0017]5.支撑剪切回路的支架加工到所需厚度,很容易实现剪切回路中拷贝阀轴线与主油缸活塞杆轴线处于前后同一平面内。
[0018]6.撞杆与撞板相接处端制作成球形,使撞板在任意剪切角下都能容易与撞杆相撞。
[0019]7.采用蓄能器作为辅助能源,吸收液压冲击,保证剪板机刀片的平稳运动,降低噪立曰ο
[0020]8.采用蓄能器作为辅助能源,降低剪板机上刀回程时间,提高生产率。
[0021]因此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剪切频率增加,经济实用性好,而且本实用新型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23]图1是本闸式剪板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闸式剪板机剪切阀块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闸式剪板机防降阀块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闸式剪板机剪切阀块与撞杆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闸式剪板机俯视图。图6是德国Voith Turbo CP497型液压系统原理图。
[0024]图中:1-压料缸,2-上刀架,3-数控系统,4-主油缸,5-支架,6-剪切回路,7-双头螺柱,8-圆螺母,9-撞杆,10-撞板,11-电机,12-筋板,13-间隙调整机构,14-蓄能器,15-副油缸,16-机架,17-液控换向阀,18-第一安全阀,19-截止阀,20-第一电磁换向阀,21-第二电磁换向阀,22-减压阀,23-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4-液控单向阀,25-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6-拷贝阀,27-第二安全阀,28-防降回路,29-提动阀,30-油泵,31-左侧板,32-右侧板,33-前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如图1所不,一种闸式剪板机,它包括机架16,机架16包括垂直布置的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设置于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之间的工作台、压料缸I和上刀架2,所述主油缸4和副油缸15安装在所述机架16的上方,主、副油缸活塞杆与所述上刀架2连接;采用CP497型液压系统控制主油缸4和副油缸15,CP497型液压系统包含剪切回路6和防降回路28,所述剪切回路6中的剪切主阀为机械撞杆式的拷贝阀26,在机架16的左侧板31上部固
定有自左侧板31水平延伸的支架5,在支架5上设置有拷贝阀26,拷贝阀26通过双头螺柱7与垂向布置的撞杆9相连接;所述上刀架2左侧焊有撞板10,所述撞板10水平放置并与撞杆9相对布置,所述撞杆9的轴线到左侧板31的距离与所述主油缸4活塞杆的轴线到左侧板31的距离相等。
[0027]所述撞板10与上刀架2顶面平齐,并在所述撞板10下方焊有与上刀架2相连接的筋板12。
[0028]撞杆9和双头螺柱7通过圆螺母8备紧。所述双头螺柱7两端螺纹大小不同,细端螺纹与剪切回路6中拷贝阀26内置螺纹直径相同,其长度与拷贝阀26螺纹孔深度相同;粗端螺纹与撞杆9螺纹孔直径大小相同,其长度为粗端螺纹直径的3倍左右。双头螺柱7细端与拷贝阀26相连接并备紧,双头螺柱7粗端与撞杆9螺纹孔一端相连接,装配时,确保上刀架2在上死点位置,通过调整双头螺柱7粗端伸入撞杆9螺纹孔中长度来使撞杆9球形端与撞板10接触,当调整完毕后采用圆螺母8备紧。
[0029]撞杆9与撞板10相对的一端加工成球型,球面直径与撞杆9直径相等。所述撞杆9 一端加工螺纹孔,螺纹孔直径与所述双头螺柱7螺纹孔直径相同,螺纹孔深度要与双头螺柱7粗端长度相同,方便调节双头螺柱7伸入撞杆9螺纹孔中的长度;撞杆9与撞板10相对的一端加工成球型,球面直径与撞杆9直径相等,方便上刀架撞板10在任意剪切角和刀片间隙时都容易与撞杆9相撞。
[0030]所述防降回路28包含有第二安全阀27和提动阀29,通过螺钉安装于机架16的右侧板32上,其位于机架16的前墙板33与油箱中间位置,并处于副油缸15上方。当刀片间隙进行调整时,防降回路28中提动阀29动作,将剪切回路6和防降回路28中液压油路封闭,主油缸4活塞杆和副油缸15活塞杆有效锁紧,上刀相对于下刀静止,确保整个剪板机系统的安全可靠。
[0031]所述剪切回路6中包括液控换向阀17、第一安全阀18、截止阀19、第一电磁换向阀20、第二电磁换向阀21、减压阀22、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3、液控单向阀24、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5、拷贝阀26等。所述剪切回路6 B 口与所述防降回路28 B 口通过胶管串联连接形成一个总液压回路,所述剪切回路6中P 口与油泵30出油口连接,A 口与主油缸4上腔连接,C 口与主油缸4下腔和副油缸15上腔连接,T 口与油箱连接,SP 口与蓄能器14连接,SH 口与压料缸I上腔连接,所述防降回路28中BI 口与副油缸15下腔连接;所述上刀架2后面安装有导轨并与间隙调整机构13相连接。为保证所述上刀架2每次运行至上死点时撞板10都能与撞杆9相撞,因此要保证在不同剪切角下,撞板10在上死点相对位置变化不大。根据闸式剪板机的相关原理,当对剪切角进行调整时,所述上刀架2将以主油缸4活塞杆为支点进行旋转,上刀架2相关位置中只有与所述主油缸4活塞杆处于前后同一平面内的位置相对变化较小,因此需要将所述支架5厚度延伸至能使所述撞杆9轴线离所述机架16的左侧板31最短距离与所述主油缸4活塞杆轴线离所述机架16的左侧板31的最短距离相等,所述支架5通过螺钉固定于机架16左侧板31上,其位于所述机架16的前墙板33与油箱中间位置并处于主油缸4上方。
[0032]所述CP497型液压系统液压原理及动作过程如下:
[0033]通过电机11带动油泵30将油液吸入主油路,系统压力由第一安全阀18控制,压料缸I压紧压力由减压阀22控制。
[0034]当上刀架2运行至上死点并将剪切回路6中拷贝阀26推动至中间位置,此时,主油路中的油液通过拷贝阀26进入蓄能器14并冲压。当蓄能器14冲压结束后,截止阀19将蓄能器14内压力封存,第二电磁换向阀21中电磁铁E5得电,控制油路中的油液经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1推动拷贝阀26向上运动,主油路中的液压油通过P 口进入A 口,进入主油缸4上腔,主油缸4下腔的油液进入副油缸15上腔(此时液控单向阀24不通),副油缸15下腔的油液经过液控换向阀17又与来自主油路的液压油混合,进入拷贝阀26,进入主油缸4上腔,即实现了上刀架2下滑动作。控制油路中的油液推动拷贝阀26向下运动,使P 口到B 口导通,A 口到T 口导通,来自主油路中的油液通过拷贝阀26 P 口到B 口,进入副油缸15下腔(此时控单向阀24不导通),副油缸15上腔的油液进入主油缸4的下腔,主油缸4上腔的油液则通过拷贝阀26 A 口回到T 口,返回油箱,即实现了上刀架2上升动作。
[0035]当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3中电磁铁El得电时,来自主油路和蓄能器14的油液通过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3阀进入压料缸I上腔,使压料缸I活塞向下运动形成压紧。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3失电复位,压料缸I通过弹簧的拉力而复位。
[0036]若剪板机剪切角和刀片间隙没有达到设定值时,其上刀架2不能上下运行,故必须使剪切角和刀片间隙处于系统设定值。
[0037]剪切角的调整如下:当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5中电磁铁E3得电时,液控单向阀24导通,来自主油路的油液通过单向阀、液控换向阀17进入副油缸15下腔,副油缸15上腔的油液则通过液控单向阀24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5返回油箱(此时主油缸4油路不通),使剪切角增大。当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5中电磁铁E4得电,来自主油路的油液通过液控单向阀24和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5进入副油缸15上腔(此时主油缸4油路不通),则使剪切角变小。
[0038]刀片间隙调整如下:当防降回路28中提动阀29中电磁铁ES失电时,剪切回路6和防降回路28中液压油路封闭,主油缸4活塞杆和副油缸15活塞杆有效锁紧,上刀相对于下刀静止,此时可以通过间隙调整机构13来调整刀片间隙,使其达到系统设定值。
【主权项】
1.一种闸式剪板机,它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垂直布置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设置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工作台、压料缸和上刀架,主油缸和副油缸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方,主、副油缸活塞杆与所述上刀架连接;其特征是采用CP497型液压系统控制主油缸和副油缸,CP497型液压系统包含剪切回路和防降回路,所述剪切回路中的剪切主阀为机械撞杆式的拷贝阀,在机架的左侧板上部固定有自左侧板水平延伸的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拷贝阀,拷贝阀通过双头螺柱与垂向布置的撞杆相连接;所述上刀架左侧焊有撞板,所述撞板水平放置并与撞杆相对布置,所述撞杆的轴线到左侧板的距离与所述主油缸活塞杆的轴线到左侧板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式剪板机,其特征是所述撞板与上刀架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式剪板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撞板下方焊有与上刀架相连接的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式剪板机,其特征是撞杆和双头螺柱通过圆螺母备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式剪板机,其特征是撞杆与撞板相对的一端加工成球型,球面直径与撞杆直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式剪板机,其特征是所述防降回路包含有第二安全阀和提动阀,通过螺钉安装于右侧板上,其位于机架前墙板与油箱中间位置,并处于副油缸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闸式剪板机,它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左右侧板之间的工作台、压料缸和上刀架,所述主油缸和副油缸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方,主、副油缸活塞杆与所述上刀架连接;其特征是采用CP497型液压系统控制主油缸和副油缸,CP497型液压系统包含剪切回路和防降回路,所述剪切回路中的剪切主阀为机械撞杆式的拷贝阀,在机架的左侧板上部固定有自左侧板水平延伸的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拷贝阀,拷贝阀通过双头螺柱与垂向布置的撞杆相连接;所述上刀架左侧焊有撞板,所述撞板水平放置并与撞杆相对布置,所述撞杆的轴线到左侧板的距离与所述主油缸活塞杆的轴线到左侧板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速度快、节约能源、剪切精度高、性能可靠等优点。
【IPC分类】B23D35-00, B23D15-14, B23D33-00
【公开号】CN204353559
【申请号】CN201420755055
【发明人】顾忠新, 李兵, 胡智明
【申请人】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