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材料逐渐替代铜模 国内模具产业即将改革(模具抛光的方法)

今天给各位分享石墨材料逐渐替代铜模 国内模具产业即将改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模具抛光的方法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2、模具抛光的方法
3、模具表面处理技术
石墨材料逐渐替代铜模 国内模具产业即将改革
石墨放电比铜快2-3倍,材料不易变形,在薄筋电极的加工上优势明显,铜的软化点在1000度左右,容易因受热而产生变形,石墨的升华温度为3650度左右,相比而言,石墨材料热膨胀系数只有铜材的1/30;。
石墨的密度只有铜的1/5,大型电极进行放电加工时,能有效降低机床(EDM)的负担,更适用于大型模具的应用;。
由于火花油中含有C原子,在放电加工时,高温导致火花油中的C原子被分解出来,而在石墨电极的表面形成保护膜,补偿了石墨电极的损耗;。
模具抛光的方法
[0001]本发明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抛光的方法。
[0003]在塑料模具加工中所说的抛光与其他行业中所要求的表面抛光有很大的不同,严格来说,模具的抛光应该称为镜面加工。
它不仅对抛光本身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对表面平整度、光滑度以及几何精确度也有很高的标准。
[0004]镜面加工的标准分为四级:A0Ra0.008μm,AlRa0.016μm,A3Ra0.032μm,A4Ra0.063μm,由于电解抛光、流体抛光等方法很难精确控制零件的几何精确度,而化学抛光、超声波抛光、磁研磨抛光等方法的表面质量又达不到要求,所以精密模具的镜面加工还是以机械抛光为主。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抛光的方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1)经铣、电火花、磨加工工艺后的模具表面,选择转速在3500040000rpm的旋转表面抛光机或超声波研磨机进行粗抛光;。
(2)依次用号数为:#400、#600、#800、#1000、#1200和#1500的砂纸进行半精抛;。
(3)用抛光布轮混合钻石研磨粉或研磨膏进行研磨精抛。
[0006]由于机械抛光主要还是靠人工完成,所以抛光技术目前还是影响抛光质量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与模具材料、抛光前的表面状况、热处理工艺等有关,优质的钢材是获得良好抛光质量的前提条件。
[0007]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8]机械抛光是靠切削、材料表面塑性变形去掉被抛光后的凸部而得到平滑面的抛光方法,一般使用油石条、羊毛轮、砂纸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特殊零件如回转体表面,可使用转台等辅助工具,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可采用超精研抛的方法。
超精研抛是采用特制的磨具,在含有磨料的研抛液中,紧压在工件被加工表面上,作高速旋转运动。
利用该技术可以达到Ra0.008μm的表面粗糙度,是各种抛光方法中最高的。
[0009]⑴机械抛光基本程序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抛光效果,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有高质量的油石、砂纸和钻石研磨膏等抛光工具和辅助品。
而抛光程序的选择取决于前期加工后的表面状况,如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磨加工等等。
①粗抛经铣、电火花、磨等工艺后的表面可以选择转速在3500040000rpm的旋转表面抛光机或超声波研磨机进行抛光。
常用的方法有利用直径Φ3mm、WA#400的轮子去除白色电火花层。
然后是手工油石研磨,条状油石加煤油作为润滑剂或冷却剂。
一般的使用顺序为#180#240#320#400#600#800#1000。
许多模具制造商为了节约时间而选择从#400开始。
砂纸的号数依次为:#400#600#800#1000#1200#1500。
实际上#1500砂纸只用适于淬硬的模具钢(52HRC以上),而不适用于预硬钢,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预硬钢件表面烧伤。
[0012]③精抛精抛主要使用钻石研磨膏。
若用抛光布轮混合钻石研磨粉或研磨膏进行研磨的话,则通常的研磨顺序是9μm(#1800广6μm(#3000)3μm(#8000)。
9μm的钻石研磨膏和抛光布轮可用来去除#1200和#1500号砂纸留下的发状磨痕。
接着用粘毡和钻石研磨膏进行抛光,顺序为1μπι(#14000)1/2μm(#60000广1/4μm(#)。
精度要求在Iμm以上(包括Iμm)的抛光工艺在模具加工车间中一个清洁的抛光室内即可进行。
若进行更加精密的抛光则必需一个绝对洁净的空间。
灰尘、烟雾,头皮屑和口水沫都有可能报废数个小时工作后得到的高精密抛光表面。
模具表面处理技术
渗氮工艺有气体渗氮、离子渗氮、液体渗氮等方式,每一种渗氮方式中,都有若干种渗氮技术,可以适应不同钢种不同工件的要求。
由于渗氮技术可形成优良性能的表面,并且渗氮工艺与模具钢的淬火工艺有良好的协调性,同时渗氮温度低,渗氮后不需激烈冷却,模具的变形极小,因此模具的表面强化是采用渗氮技术较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
模具渗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模具的整体强韧性,即模具的工作表面具有高的强度和耐磨性,由此引入的技术思路是,用较低级的材料,即通过渗碳淬火来代替较高级别的材料,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硬化膜沉积技术目前较成熟的是CVD、PVD。
为了增加膜层工件表面的结合强度,现在发展了多种增强型CVD、PVD技术。
硬化膜沉积技术最早在工具(刀具、刃具、量具等)上应用,效果极佳,多种刀具已将涂覆硬化膜作为标准工艺。
模具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涂覆硬化膜技术。
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硬化膜沉积技术(主要是设备)的成本较高,仍然只在一些精密、长寿命模具上应用,如果采用建立热处理中心的方式,则涂覆硬化膜的成本会大大降低,更多的模具如果采用这一技术,可以整体提高我国的模具制造水平。
模具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热处理是绝大多数模具长时间沿用的一种工艺,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提出预硬化的想法,但由于加工机床刚度和切削刀具的制约,预硬化的硬度无法达到模具的使用硬度,所以预硬化技术的研发投入不大。
随着加工机床和切削刀具性能的提高,模具材料的预硬化技术开发速度加快,到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塑料模用材上使用预硬化模块的比例已达到30%(目前在60%以上)。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采用预硬化模块(主要用国外进口产品)。
采用预硬化模具材料,可以简化模具制造工艺,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
可以预见,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预硬化模具材料会用于更多的模具类型。
模具的制造精度:组织转变不均匀、不彻底及热处理形成的残余应力过大造成模具在热处理后的加工、装配和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变形,从而降低模具的精度,甚至报废。
模具的强度:热处理工艺制定不当、热处理操作不规范或热处理设备状态不完好,造成被处理模具强度(硬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模具的工作寿命:热处理造成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晶粒度超标等,导致主要性能如模具的韧性、冷热疲劳性能、抗磨损性能等下降,影响模具的工作寿命。
正是热处理技术与模具质量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使得这二种技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模具热处理技术发展较快的领域是真空热处理技术、模具的表面强化技术和模具材料的预硬化技术。
1.模具人都应该知道的十大锻造模具表面处理技术。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石墨材料逐渐替代铜模 国内模具产业即将改革的介绍了,模具抛光的方法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