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制造模具的优点是什么?(模具制造的概念.doc)

博主:adminadmin 2022-09-27 03:36:07 条评论
摘要:很多人不知道3D打印制造模具的优点是什么?的知识,小编对模具制造的概念.doc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3D打印制造模具的优点是什么?2、模具制造的概念.doc3、看完你就明白了!3D打印制造模具的优...

很多人不知道3D打印制造模具的优点是什么?的知识,小编对模具制造的概念.doc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3D打印制造模具的优点是什么?(模具制造的概念.doc)

1、3D打印制造模具的优点是什么?

2、模具制造的概念.doc

3、看完你就明白了!

3D打印制造模具的优点是什么?

  模具行业是一个跨度最大的行业,它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关系。

  在现代社会,制造和模具是高度依存的,无数产品的部件都要通过模制(注射、吹塑和硅胶)或铸模(熔模、翻砂和旋压)来制造。

  无论什么应用,制造模具都能在提高效率和利润的同时保证质量。

  那么模具制造能够从3D打印技术上得到什么好处吗。

模具制造的概念.doc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工序所组成,而每一个工序又可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等。

  如何判断一个工件在一个工作地点的加工过程是否连续呢现以一批工件上某孔的钻、铰加工为例说明。

  如果每一个工件在同一台机床上钻孔后就接着铰孔,则该孔的钻、铰加工过程是连续的,应算作一个工序。

  若在该机床上将这批工件都钻完孔后再逐个铰孔,对一个工件的钻铰加工过程就不连续了,钻、铰加工应该划分成两个工序。

  图1-1所示的阶梯轴,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划分为五道工序,见表1-1。

  表1-1阶梯轴的工艺过程工序编号工序内容工作地点1车两端面打中心孔车床2车外圆、切槽并倒角车床3铣键槽铣床4去毛刺钳工台5磨外圆外圆磨床。

  工件在加工之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一个正确的位置,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在一道工序中,有时工件需要进行多次装夹,如表11中的工序1,当车削第一个端面、打中心孔时要进行一次装夹,调头车另一端面、打中心孔又需要重新装夹工件,所以完成该工序,工件要进行两次装夹。

  多一次装夹,不单增加了装卸工件的辅助时间,同时还会产生装夹误差。

  定位后对工件进行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安装要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时的正确位置不变。

  为了减少工件安装的次数,常采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位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处于几个不同的位置进行加工。

  此时,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都称为一个工位。

  图1-2所示是利用回转工作换位.使一个工件依次处于装卸工件(工位I)、钻孔(工位Ⅱ).扩孔(工位Ⅲ)和铰孔(工位IV)四个工位的加工实例。

  在一个工序内,往往需要来用不同的刀具和切削用量,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

  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工序的内容,工序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工步。

  当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与进给量均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进行一、二次产品分割时,有几项因素必须考虑,它关系到整套模具设计的成败。

  首先要考虑的是材料的流动性(它对选择合适的浇口有很大作用),其次要选择合适的产品肉厚,由于二次产品要在一次产品的表面形成,如果肉厚不够,就会造成流动性不好,很容易导致缺料、缩水等不良状况。

  一般说来,二次产品的肉厚要占到整个产品肉厚的一半或以上。

  浇口位置的选择双色模对浇口位置的选择很讲究。

  最好借助模流分析软件进行浇口位置的分析和流动性检测,以降低模具制作失败的风险。

  另外要在适当的地方改变一次产品的形状或增加辅助胶位,以改善二次材料流动的方向和速度。

  当二次材料采用侧进胶时,要将浇口斜向上,并尽量加大浇口宽度,以增加流体速度,使进料时流体往上冲向定模,这样就可避免将一次料冲开,导致一次产品出现漏光等现象。

  内膜设计双色模的两个定模仁的形状是不同的,分别成形一种外观。

  一次产品优先选用潜伏式进胶,这样可让产品自动和料头切断,有时采用热流道或三板模在第一次注塑后模具没有顶出,这时有些料头会留在动模仁上,因而在设计第二次注塑的定模仁时,为了避免定模仁被一次料头擦伤,需要设计将二次定模在一次料头部分避空,使模具在二次合模成形注塑时,料头能顺利进入避空位置。

  有时设计为了避免二次定模仁插(擦)伤第一次已经成形好的产品胶l位,可设计一部分避空,但必须慎重考虑每一处封胶位(产品外壁距避空位置的距离)的强度,至少要在5mm以上。

  注意定、动模仁所有插穿、靠破面的斜度落差尽量大些,且4个角要做管位,以方便合模时能很好配合。

  一次定模仁的设计与二次插破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可适当逼空。

  如图3所示:D取0.2mm以上,此方法为了保护二次动模仁不被擦伤。

  模具的两个定模和两个动模需要相互完全配合,所以在设计模仁、模架时,要注明模仁、模架的加工都要采用四面分中取数;两个定模部分的总厚度要相等;4支导柱要中心对称(不能像单色模那样采用基准角导柱偏心),并保证导柱与导套的单边间隙公差在0.025mm内;模坯外形垂直度、平行度以及平面度公差均保证在0~+0.03mm。

  冷却系统两个定模和两个动模的运水分布要做到尽量充分,均衡、对称。

  且模具运水的进出水管接头要尽量在天地侧,因为如果将水管接头设计在模具的操作和反操作两侧,在内侧的水管接头安装操作将很不方便。

  跷跷板结构就是两边绕中心转轴,一边向上移动,另外一边则向下,如此反复。

  跷跷板结构主要是用在有数字和字母的键盘模具设计上。

  含有封闭的数字或字母,如0、4、6、8、A、B、D、O等,只有采用跷跷板结构,才能让二次材料顺利地流入封闭的区域,形成漂亮的外观。

  跷跷板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在一次注塑后,模具打开,靠破针在推杆作用下下行,使得跷跷板绕旋转轴旋转,在跷跷板的推动下将靠破顶出板向上顶出,这样靠破针往上运动,将一次产品封闭区域的边界处靠破出一个靠破孔。

  接着进行二次注塑合模时,在靠破板回位销的作用靠破针往下运动,让出一个圆形的孔,这样二次料就能从靠破孔钻进封闭区域。

  在一般情况下来说,双色模的两个动模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如果产品的结构需要,要求两个动模有所不同,也不需要采用侧抽芯机构,这时就需要采用中板模结构来解决。

  中板模的工作原理是:在注塑成形过程中,两副动模不转动,注塑机在完成一次注塑后,定动模打开,先把中板顶出,然后使中板旋转180°,然后合模,再进行二次成形注塑。

  这样,中板的一、二次部位的镶件可做成不同的形状,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3D打印制造模具的优点是什么?的介绍了,模具制造的概念.doc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