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照出人影!模具抛光知识全面总结)

很多人不知道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的知识,小编对照出人影!模具抛光知识全面总结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
目前的新能源电池电极,由于其结构特殊,要求精密,通过现有的模具很难通过挤压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因而,需要技术设计一种特征的模具,通过该模具挤压电池的电极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通过成型块和与其相配合的浮升组件,能够将产品挤压成预期的形状,并且挤压的产品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驱动机构,所述上模组件上设有成型块,所述下模组件上设有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两侧均设有浮动块,所述限位块与两侧的浮动块成凹槽设置,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所述上模组件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成型块向下运动,从而将所述待加工工件在所述成型块和所述凹槽间挤压成型。
本技术的冷挤压成型模具,通过在限位块两侧设置浮动块,限位块与两侧的浮动块成凹槽设置,能够将产品挤压成预期的形状,并且由于限位块和两侧的浮动块的设置,保证挤压成型的产品满足实际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作出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浮动块与所述凹槽相连的一侧成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75~85°。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夹角设置,并且将角度保持在75~85°的范围内,便于挤压,并且保证挤压成型的产品满足实际需要。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模组件上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结构与所述浮动组件的结构相适配,并且所述浮动组件与所述限位槽成上下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得浮动块在限位槽内上下运动,防止产品因挤压脱离轨道,从而使挤压的产品的形状更为准确,满足实际需要。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槽的截面为凸字型设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下模组件成可调节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根据需要挤压产品的厚度调节限位块的位置,挤压不同产品,满足挤压不同产品的需要。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成型块包括成型块本体,所述成型块本体上设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通过延伸部与所述成型块本体相连,所述延伸部的底部与所述成型块本体成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顶料机构,所述浮动块通过顶料机构与所述下模组件成上下活动连接;所述顶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和顶料杆,所述顶料杆的一端通过传力杠杆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料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组件成上下滑动相连,所述传力杠杆通过摆臂支杆与所述下模组件连接,所述传力杠杆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顶料杆向上运动,将所述下模组件上的产品顶出。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驱动装置的作用,在传力杠杆的作用下带动顶料杆上下运动,顶力大,能够使模具单独回位,方便产品放置,有效地脱料,并且由于脱料力大,产品不会产生形变,挤压后的产品有接触点的一面不会形成凹痕。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连接块与所述传力杠杆连接,所述传力杠杆通过肘节连杆与所述顶料杆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料杆外还套设有弹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在顶料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挤压的产品损伤更小。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脱料机构包括两个驱动装置,所述两个驱动装置成对称设置分布在所述下模组件的两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更有效地顶出产品,并且由于对称的设置,受力均匀,使产品损伤更小。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冷挤压成型模具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冷挤压成型模具闭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冷挤压成型模具挤压的待加工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冷挤压成型模具挤压的挤压成型后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1.成型块,101.成型块本体,102.冲压头,103.延伸部,2.限位块,3.浮动块,4.待加工工件,5.限位槽,6.驱动装置,7.顶料杆,8.传力杠杆,9.击出板,10.摆臂支杆,11.挤压成型的产品,12.连接块,13.肘节连杆,14.下垫板,15.下模座,16.定位块,17.下托板,18.下模板,19.上模座,20.上模板,21.上垫板,22.打杆。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冷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驱动机构,上模组件上设有成型块1,下模组件上设有浮动组件,浮动组件包括限位块2,限位块2两侧均设有浮动块3,限位块2与两侧的浮动块3成凹槽设置,凹槽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4,上模组件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成型块1向下运动,从而将待加工工件4在成型块1和凹槽间挤压成型。
本技术的冷挤压成型模具,通过在限位块两侧设置浮动块,限位块与两侧的浮动块成凹槽设置,能够将产品挤压成预期的形状,并且由于限位块和两侧的浮动块的设置,保证挤压成型的产品满足实际要求。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浮动块3与凹槽相连的一侧成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75~85°。
通过夹角设置,并且将角度保持在75~85°的范围内,便于挤压,并且保证挤压成型的产品满足实际需要。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下模组件上还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的结构与浮动组件的结构相适配,并且浮动组件与限位槽5成上下滑动连接。
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得浮动块在限位槽内上下运动,防止产品因挤压脱离轨道,从而使挤压的产品的形状更为准确,满足实际需要。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限位槽5的截面为凸字型设置。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限位块2与下模组件成可调节设置。
可根据需要挤压产品的厚度调节限位块的位置,挤压不同产品,满足挤压不同产品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成型块1包括成型块本体101,成型块本体101上设有冲压头102,冲压头102通过延伸部103与成型块本体101相连,延伸部103的底部与成型块本体101成倾斜设置。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下模组件还包括顶料机构,浮动块4通过顶料机构与下模组件成上下活动连接;顶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装置6和顶料杆7,顶料杆7的一端通过传力杠杆8与驱动装置6连接,顶料杆7的另一端与下模组件成上下滑动相连,传力杠杆8通过摆臂支杆10与下模组件连接,传力杠杆8在驱动装置6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带动顶料杆7向上运动,将下模组件上的挤压成型的产品11顶出。
通过驱动装置的作用,在传力杠杆的作用下带动顶料杆上下运动,顶力大,能够使模具单独回位,方便产品放置,有效地脱料,并且由于脱料力大,产品不会产生形变,挤压后的产品有接触点的一面不会形成凹痕。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驱动装置6通过连接块12与传力杠杆8连接,传力杠杆8通过肘节连杆13与顶料杆7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顶料杆7外还套设有弹簧14。
能够在顶料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使挤压的产品损伤更小。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脱料机构包括两个驱动装置6,两个驱动装置6成对称设置分布在下模组件的两侧。
能够更有效地顶出产品,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上设有成型块,所述下模组件上设有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两侧均设有浮动块,所述限位块与两侧的浮动块成凹槽设置,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所述上模组件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成型块向下运动,从而将所述待加工工件在所述成型块和所述凹槽间挤压成型。
1.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上设有成型块,所述下模组件上设有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两侧均设有浮动块,所述限位块与两侧的浮动块成凹槽设置,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所述上模组件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成型块向下运动,从而将所述待加工工件在所述成型块和所述凹槽间挤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块与所述凹槽相连的一侧成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7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上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结构与所述浮动组件的结构相适配,并且所述浮动组件与所述限位槽成上下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截面为凸字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挤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下模组件成可调节设置。
照出人影!模具抛光知识全面总结
如果热处理不当,钢材表面硬度不均或特性上有差异,会给抛光造成困难。
由于抛光主要是靠人工完成,所以人的技能目前还是影响抛光质量的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抛光技术影响表面粗糙度,其实好的抛光技术还要配合优质的钢材以及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才能得到满意的抛光效果;反之,抛光技术不好,就算钢材再好也做不到镜面效果。
(1)对于硬度较高的模具表面只能用清洁和软的油石打磨工具。
(2)在打磨中转换砂号级别时,工件和操作者的双手必须清洗干净,避免将粗砂粒带到下一级较细的打磨操作中。
(3)在进行每一道打磨工序时,砂纸应从不同的45°方向去打磨,直至消除上一级的砂纹,当上一级的砂纹清除后,必须再延长25%的打磨时间,然后才可转换下一道更细的砂号。
(4)打磨时变换不同的方向可避免工件产生波浪等高低不平。
钻石研磨抛光必须尽量在较轻的压力下进行,特别是抛光预硬钢件和用细研磨膏抛光时。
在用8000#研磨膏抛光时,常用载荷为100~200g/cm2,但要保持此载荷的精准度很难做到。
为了方便做到这一点,可以在木条上做一个薄且窄的手柄,或者在竹条上切去一部分而使其更加柔软。
这样可以帮助控制抛光压力,以确保模具表面压力不会过高。
当使用钻石研磨抛光时,不仅工作表面要求洁净,工作者的双手也必须十分清洁。
塑料模具的抛光与其他行业中所要求的表面抛光有很大的不同,严格说,塑料模具的抛光应该称为镜面加工。
它不仅对抛光本身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对表面平整度、光滑度以及几何精确度也有很高的标准。
镜面抛光的标准分为4级:A0Ra0.008μm,A1Ra0.016μm,A3Ra0.032μm,A4Ra0.063μm,由于电解抛光、流体抛光等方法很难精确控制零件的几何精确度,而化学抛光、超声波抛光、磁研磨抛光等方法的表面质量又达不到要求,所以精密模具的镜面加工还是以机械抛光为主。
(1)当一新模腔开始加工时,应先检查工件表面,用煤油清洗干净表面,使油石面不会粘上污物导致失去切削的功能。
(2)研粗纹时要按先难后易的顺序进行,特别一些难研的死角,较深底部要先研,最后是侧面和大平面。
(3)部分工件可能有多件组拼在一起研光,要先分别研单个工件的粗纹或火花纹,后将所有工件拼齐研至平滑。
(4)大平面或侧平面的工件,用油石研去粗纹后再用平直的钢片做透光检测,检查是否有不平或倒扣的不良情况出现,如有倒扣则会导致制件脱模困难或制件拉伤。
(5)为防止模具工件研出倒扣或有一些贴合面需保护的情况,可用锯片粘贴或用砂纸贴在边上,这样可得到理想的保护效果。
(6)研模具平面用前后拉动,拖动油石的柄尽量放平,不要超出25°,因斜度太大,力由上向下冲,易导致研出很多粗纹在工件上。
(7)如果工件的平面用铜片或竹片压着砂纸抛光,砂纸不应大过工具面积,否则会研到不应研的地方。
(8)尽量不要用打磨机修分模面,因砂轮头修整的分模面比较粗糙以及有波浪高低不平,如必要用时,必须将砂轮头粘修至同心度平衡。
(9)研磨的工具形状应跟模具的表面形状接近一致,这样才能确保工件不被研变形。
在日常抛光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抛光过度”,就是指抛光的时间越长,模具表面的质量就越差。
发生抛光过度有二种现象:即是“橘皮”和“点蚀”。
不规则粗糙的表面被称为“橘皮”,产生“橘皮”有许多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模具表面过热或渗碳过度而引起,抛光压力过大及抛光时间过长是产生“橘皮”的主要原因。
比如:抛光轮抛光,抛光轮产生的热量会很容易造成“橘皮”。
较硬的钢材能承受的抛光压力会大一些,相对较软的钢材容易发生抛光过度,研究证明产生抛光过度的时间会因钢材的硬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当发现表面质量抛得不好时,许多人就会增加抛光的压力和延长抛光的时间,这种作法往往会使表面的质量变得更差。
(1)把有缺陷的表面去除,研磨的粒度比先前使用砂号略粗一级,然后进行研磨,抛光的力度要比先前的低一些。
(2)以低于回火温度25℃的温度进行应力消除,在抛光前使用最细的砂号进行研磨,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最后以较轻的力度进行抛光。
由于在钢材中有些非金属的杂质,通常是硬而脆的氧化物,在抛光过程中从钢材表面被拉出,形成微坑或点蚀,产生“点蚀”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2)钢材的纯净度不够,硬性杂质的含量高。
真空袋模具硅橡胶操作工艺
该硅胶最初由美国的Smooth-On开发,对放置在模具内的型材上喷涂或者涂刷这种专用胶,一旦固化,袋子就脱落下来,真空袋模具硅橡胶厂家为真空工艺的使用做准备。
真空袋模具硅橡胶是双组份加成型有机硅材料,由两部分组成:A组分是硅胶,B组分是铂金催化剂;两组分按1:1的比例混合配比。
为半透明油状液体,可室温固化也可加温固化。
更加安全简单的操作方法:将A、B组份按1:1混合均匀,经真空脱泡后即可浇灌,操作时间视温度而定(0.5-1)H,硫化时间(室温)4H,加温80-120°C可在数十分钟内硫化。
室温快干型操作时间小于20分钟,硫化时间为1小时。
应用于船舶硅胶真空袋可采用两种方法来使用:喷涂和涂刷。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一种冷挤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的介绍了,照出人影!模具抛光知识全面总结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