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简介(让你更懂模具!初学者必看)

博主:adminadmin 2022-10-02 18:30:05 条评论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让你更懂模具!初学者必看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简介2、让你更懂模具!初学者必看3、铝拉伸成型模具及工艺《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简介7...

今天给各位分享《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让你更懂模具!初学者必看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简介(让你更懂模具!初学者必看)

1、《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简介

2、让你更懂模具!初学者必看

3、铝拉伸成型模具及工艺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简介

  7、挤压的应力与应变状态632冷挤压的变形程度632冷挤压的变形程度2冷挤压的极限变形程度极限变形程度是指冷挤压时在模具强度允许的条件下一次挤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变形程度图69为正挤压时毛坯材料硬度与极限变形程度的关系曲线由实验测得其试验条件是毛坯的相对高度h0d01毛坯经退火软化表面磷皂化处理各种常见金属材料一次挤压的极限变形程度值见表61其他材料及其他挤压方法的极限变形程度请查阅有关资料632冷挤压的变形程度3影响冷挤压极限变形程度的因素影响冷挤压极限变形程度的因素首先是模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冷挤压时坯料在三向压应力状态下产生塑性变形这种状态下的金属塑性极好如果不是受模具强度的限制塑性变形可以达到很大的变形程度如挤压低强度的有色金属其变形程度可以高达99但坯料的变形程度很大时所需的挤压力也很大模具也要承受强大的挤压力如果模具所受的挤压力超过其许可范围则模具也会过早磨损甚至破坏所以冷挤压的极限变形程度实际上受到模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的限制可以说冷挤压的极限变形程度实际上是指在模具强度允许和保持模具有一定使用寿命的条。

  8、件下坯料一次挤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变形程度其次是挤压金属材料的性质被挤压金属的强度硬度越大单位挤压力越大极限变形程度就越小被挤压金属的硬化指数越大极限变形程度也越小第三是挤压方式正挤压的单位挤压力小于反挤压因此正挤压的极限变形程度大于反挤压第四是模具的几何形状合理的模具几何形状如正挤压时合理的凹模中心角反挤压时合理的凸模端部锥角等可以降低单位挤压力从而提高极限变形程度除此之外坯料的表面处理与润滑状态等对极限变形程度有影响良好的表面特性与润滑条件也能提高极限变形程度632冷挤压的变形程度图69黑色金属正挤压的极限变形程度632冷挤压的变形程度64冷挤压材料641常用冷挤压材料642冷挤压工艺对毛坯的质量要求643冷挤压毛坯的准备64冷挤压材料641常用冷挤压材料冷挤压时金属材料塑性越好硬度越低含碳量越低含硫磷等杂质越少碳素钢中的硫会造成钢的热脆性磷会造成钢的冷脆性冷作硬化敏感性越弱则对冷挤压越有利其挤压工艺性越好目前可供冷挤压的常用金属材料有铅锡银纯铝L1L5铝合金LF2。

让你更懂模具!初学者必看

  也就是粘前模,这种情况相当麻烦,模设大忌,常易导致模报废。

  答:顶出时所需脱模力较大,顶针不够力,使产品局部被顶坏,从产品正面看,有明显的白色或者胶位高出的现象称为顶白,又叫顶高水口。

  答:潜水时入水点在制品外观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烘印。

  答:码仔属于装夹工具,将模具固定在注塑机上的。

  答:过切是指过量切削,也就是加工工件时把不需要加工的部分也加工了。

  答:当一个产品包含两种不同的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颜色时,设计双色模具成型。

  1.注塑压力不够2.胶口小3.排气不良4.模温低。

  52.常见的进胶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大水口优点:易加工,分离容易,缺点:移除之后加工麻烦,压力损失大。

  搭底进胶优点:不会在侧面留痕明显,缺点:需切除。

  点进胶留在塑件表面的胶口不明显,缺点:压力损失大,成本高。

  答:作用力的来源,可以是模具的开模力,可是模具的复模力。

  答:防止产品脱模时被拉伤,拉毛,形成白色痕迹,影响外观。

  答:冷料井的作用是储存先进入模具的那一小部分温度比较低的塑胶料,以免冲入型腔内影响塑件品质。

  答:定位环的作用是保证模具和注塑机之间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一般取负公差,小0.2;。

  答:配合主要分为三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答:方便加工、防止积碳、利于抛光、节省材料、帮助排气、便于更换、修模。

  答: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答: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是视图放的位置;。

  第一角画法: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上视图放下面,依此类推;。

  第三角画法:左视图放左边,右视图放右边,上视图放上面,依此类推。

  答:常见的有直通式、环绕式、水塔式、螺旋式等。

  答: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答:按外形分有:立式的,卧式的,(这种最常见);按注塑量分有:超小型注塑机,小型注塑机,中型注塑机,大型注塑机,超大型注塑机。

  也就是注塑量从几毫克到几十千克不等;按合模力分有:几吨到几千吨不等。

  答:ABS的合适壁厚为1.8-3mm;PC的合适壁厚为2-3.5mm;PA的合适壁厚为2-3.5mm;POM的合适壁厚为1.5-2.5mm;NORYL的合适壁厚为2-3.5mm。

  答:溢边值是指塑胶产品在多大的间隙下会溢出来(也就是跑毛边)的一个数值。

  ABS的溢边值为0.04mm;PC的溢边值为0.06mm;PA的溢边值为0.015mm;POM的合适壁厚为0.04mm,PBT+15%GR的溢边值为0.03mm;PBT+30GR%的溢边值为0.02mm;PMMO的溢边值为0.065mm;PVC的溢边值为0.07mm;AS的溢边值为0.05mm;PS的溢边值为0.05mm;PP的溢边值为0.03mm;PE的溢边值为0.02mm。

  答:常用的图框有A0、A1、A2、A3、A4。

  A0图框的尺寸为1188MM840MM,A1图框的尺寸为840MM594MM,A2图框的尺寸为594MM420MM,A3图框的尺寸为420MM-297MM,A4图框的尺寸为297MM210MM。

  答: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消失后,物体可以恢复到变形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当外力消失后,物体无法恢复到变形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答:模胚常用王牌钢(香港叫法),王牌钢也是就中炭钢、45#钢。

  答:模仁的靠破面或擦破面上用来排气的槽称为排气槽。

  排气槽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注射熔融物料时,排除模腔内的空气;二是排除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

  答:从注射机嘴到型腔为止的塑胶流动通道称为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

  答:优点:1.无水口料,不需要后加工,使整个成型过程完全自动化,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水口料重复使用会使塑料性能降解,而使用热流道系统没有水口料,可减少原材料的损耗,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4.热喷嘴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配有各种可供选择的喷嘴头,互换性好。

  缺点:1.整体模具闭合高度加大,因加装热浇道板等,模具整体高度有所增加。

  2.热辐射难以控制,热浇道最大的毛病就是浇道的热量损耗,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3.存在热膨胀,热胀冷缩是我们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

  4.模具制造成本增加,热浇道系统标准配件价格较高,影响热浇道模具的普及。

  与客户共同检讨:产品设计师设计主管制模主管跟模工程师模具设计师。

  由1.编号2.名称3.规格4.数量5.材质6.备注这几项组成,在编制时先编制主要的钢料,按顺序编制。

  1.做大出模斜度2.滑块省模,3.滑块内做机构顶出。

  2D结构图3-4天,3D分模2天,散件需要1-2天时间,加工周期25天左右。

  1.行位2.斜顶3.前模行位4.前模斜顶5.前模抽芯6.后模抽芯7.二次顶出8.内行位。

  1.模具钢材一定要先用抛光性能比较好的钢材,如NAK80、S136等。

  2.进胶点设计避免进入,找开设侧胶口,流道设计成弧形式有一定弯度,以减轻注塑速度,口一般先用扇形胶口。

  86.出口模常用的标准Z40、Z01、BP20、BP40代表意思。

铝拉伸成型模具及工艺

  1、先将铝棒吊至长棒热剪炉的料架上面,将铝棒平铺在料架上,确保没有铝棒叠加的现象,避免出现翻棒事故和机械故障。

  2、按照规范操作章程将铝棒推入炉膛内,建议炉膛内存放16根铝棒,进行加温,冷炉子加温大约4个小时即可,保温在1个小时左右。

  (在铝棒加温的同时,将模具放入模具炉进行加温)。

  3、铝棒和模具都完成加温保温后,用工具将模具放入挤压设备的模座内。

  4、推出铝棒,通过剪刀进行合适长度的铝棒热剪,并将短棒放入上料架。

  在冲压件加工中,拉伸工艺也是经常会采用的一种处理方式,在加工的时候,首先会遇到的就是拉伸件的冲压方向。

  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拉伸件的质量,还会影响工艺过程中的一些相关参数。

  2、尽量使凸模接触毛坯的面积大,因为这有利于提高拉伸件的变形程度;。

  3、压料面各部分进料阻力要保持受力均匀,这对拉伸件质量来说也是一个有力的保证。

  1、模具由上模、下模及模套三部分组成,并由导柱导向;。

  2、上模有上模固定板内装有凸模并有螺钉于上模板连接;。

  3、带锥孔的凹模套内,装入两个半锥形的凹模,中间开有型腔孔,两个半圆凹模有两个定位销定位;。

  4、下模是由下模固定板装有型芯和另一个型芯组成;。

  5、卸料部分式由顶杆及顶杆垫板组成,在零件制品成型后,首先用专项使用卸模工作撬开上模,再用顶杆将两个半锥形凹模顶出模具外,使级进模具分开即可取出制品。

  准确冲压件级进模的成形工艺原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简介的介绍了,让你更懂模具!初学者必看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