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模具要做好,热处理是基础)

今天给各位分享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模具要做好,热处理是基础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故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有现实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复合材料成型模具采用真空密封结构时容易抽出树脂进入真空系统,导致复合材料产品成型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顶部设置有一圈外延法兰,外延法兰上表面从里到外依次开设有一圈导气槽、真空连通槽和密封槽,导气槽和真空连通槽连通,真空连通槽与密封槽之间具有间距,真空连通槽深度低于导气槽深度。
进一步地,真空连通槽和密封槽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抽真空机构。
进一步地,抽真空机构包括位于外延法兰底部的真空接头,真空接头内设置有与对应真空连通槽或密封槽连通的真空管。
进一步地,模具本体的材质为p20模具钢或6061铝合金。
1、本发明和真空袋配合使用时,模具本体和真空袋之间的树脂流动方向是从四周扩散的,当树脂流到导气槽内时,在导气槽内汇集,导气槽可形成气路,提高抽真空效率,由于真空连通槽深度低于导气槽深度,树脂不会流到真空连通槽内,最后通过真空连通槽抽真空时避免了抽出树脂,防止树脂进入真空系统,从而保证了产品成型质量。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模具本体,2-外延法兰,3-导气槽,4-真空连通槽,5-密封槽,6-抽真空机构,6.1-真空接头,6.2-真空管。
模具要做好,热处理是基础
工人不小心把一个未经热处理的生件和一批调试好的经过热处理的工件混在一起,现在如何把他们区分开来,不要切割工件看金相啊,那样会破坏产品,要急着发货。
热处理工艺30Cr经正火、再淬火、然后回火,生件是铸件未经热处理。
两者都经过了抛丸处理颜变色分不出来了,还有硬度都是在35-45之间了,靠硬度无法区分。
铸件和淬火+回火态工件金相组织不同,内耗有差异,通过轻轻敲击,可能能分辨。
超过规定加热温度,致使晶粒长大,各项力学性能变坏如脆性变大,韧性下降,容易变形和开裂等等,控制好加热温度可以避免过烧。
指钢在固液相线的温度范围内的某一个温度以上加热时,奥氏体晶界发生了化学成分变化,局部或整个晶界出现烧熔现象。
此时晶界上会富集S,P等化合物,导致晶界结合力降低,机械性能严重恶化。
3)模具热处理操作不当(加热或冷却过快、淬火冷却介质选择不当、冷却温度过低、冷却时间过长等)。
4)模具形状复杂、厚薄不均、带尖角和螺纹孔等,使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过大。
6)模具淬火后回火不及时或回火保温时间不足。
7)模具返修淬火加热时,未经中间退火而再次加热淬火。
9)模具热处理后电火花加工时,硬化层中存在有高的拉伸应力和显微裂纹。
2)改进锻造和球化退火工艺,消除网状、带状、链状碳化物,改善球化组织的均匀性。
3)在机械加工后或冷塑变形后的模具应进行去应力退火(>600℃)后再进行加热淬火。
4)对形状复杂的模具应采用石棉堵塞螺纹孔,包扎危险截面和薄壁处,并采用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
5)返修或翻新模具时需进行退火或高温回火。
6)模具在淬火加热时应采取预热,冷却时采取预冷措施,并选择合适淬火介质。
7)应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和时间,防止模具过热和过烧。
8)模具淬火后应及时回火,保温时间要充分,高合金复杂模具应回火2-3次。
10)改进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并进行去应力回火。
(1)模具热处理尽量选真空热处理,以获得最小的变形量。
(2)模具可采用拼接结构,分成小块就好热处理了。
(3)切边毛刺大除了上面的几位提到的,认为凸模单边受力,强度不够可能性大。
是否凸模太单薄是否设计靠刀还有板料热处理后有残余应力,线割后会出现变形,可以考虑较大的线割孔预先铣出再热处理,留34mm线割。
9、用H13钢来做热挤压模具锻造工件是黄铜热处理为4548°模具直径120mm,高70mm,工作数小时后模具开裂。
(1)锻压温度大概是9001000℃是不是温度太高了模具使用前没有经过充分预热也有可能容易开裂。
将模具的回火温度提高一些,缩小和实际锻压温度的差距,回火实际长一些。
(2)这个要综合考虑的,必要的时候要做下金相,才能基本判断原因的哦。
1)模具在热处理前表面有氧化皮、锈斑及局部脱碳。
2)模具淬火加热后,冷却淬火介质选择不当,淬火介质中杂质过多或老化。
1)模具热处理前应去除氧化皮、锈斑,在淬火加热时适当保护模具表面,应尽量采用真空电炉、盐浴炉和保护气氛炉中加热。
2)模具淬火加热后冷却时,应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对长期使用的冷却介质要经常进行过滤,或定期更换。
1)模具钢材料原始组织存在严重碳化物偏析。
2)锻造工艺不佳,如锻造加热温度过高、变形量小、停锻温度高、锻后冷却速度缓慢等,使锻造组织粗大并有网状、带状及链状碳化物存在,使球化退火时难以消除。
3)球化退火工艺不佳,如退火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温退火时间短等,可造成球化退火组织不均或球化不良。
2)改进锻造工艺或采用正火预备热处理,来消除原材料中网状和链状碳化物及碳化物的不均匀性。
3)对无法进行锻造的碳化物偏析严重的高碳模具钢可进行固溶细化热处理。
4)对锻造后的模坯制定正确的球化退火工艺规范,可采用调质热处理和快速匀细球化退火工。
12、模具淬火后组织粗大,使用时将会使模具产生断裂,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1)模具钢材混淆,实际钢材淬火温度远低于要求模具材料的淬火温度(如把GCr15钢当成3Cr2W8V钢)。
2)模具钢淬火前未进行正确的球化处理工艺,球化组织不良。
模具冲压根据工艺性质分类有哪些?
a.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
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b.弯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c.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的介绍了,模具要做好,热处理是基础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