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模具几种常见的跳废料解决方案(一种沉头孔冲压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很多人不知道五金模具几种常见的跳废料解决方案的知识,小编对一种沉头孔冲压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3、冲压工理论考试题
五金模具几种常见的跳废料解决方案
这种浮料最主要出现在排料的过程中,大多数产生了比较简单的冲切形状。
这个时候一般应该在设计时候故意做成工艺缺口,如梯形、燕尾形。
使简单的冲切形状复杂,加大废料的摩擦力阻止废料反弹与真空吸料。
这种情况下从废料浮料形成原因着手,一是改变反弹方向,二是减少真空面积。
常有的方法如,1、把冲头磨成单边斜面或双边斜面,这样一可以使材料变形,使材料内部与外部的反弹力降低,二是降低了真空面积。
2、还可在冲圆孔的时候在圆形冲头中央磨一个小的凸台,其作用与斜面一样,不过这种方法对圆孔比较有效一些。
3、当切离边为三边或两边时,不需切离的冲头边做成一定的台阶,这样在冲压的时候可以先做一个有点折弯的动作使废料向下变形有利于废料落料。
4、把冲头的切离面做成波纹形或者说粗糙面,可以用锉刀或电磨加工,增加空气量而减少真空量。
C、对于所有有可能或者产生浮料的冲切形状。
上面B种方法(大多数是钳工加工的)有时候并不是可以完全解决问题的时,这时应该从设计上靠考虑加以解决。
在容易发生浮料的冲头里加装顶料针与弹簧,在分模的时候利用顶料针把废料顶在下模入子里。
这种方法适合冲切形装比较大而原材料比较厚的场合。
即本身的正常步距应该是等于冲头切离形状面,但是在冲切形状面靠近送料一端故意做成一个如三角形等异形凹坑而另一个切边按正常边设计,这样在一步冲切的时候,需要切离边由于有凹坑而会多出微小三角形的凸起而大于(实际上是超出)另一个切离边,这样再把相对应的冲头做圆角处理不形成冲切效果,多出来的三角边就会被拉进下模入子而强力抵住下模入子增大摩擦力从而防止反弹或抵止真空吸料。
通常在设计下模入子的时候会与冲头对等间隙配合,而为了防止浮料,在下模入子做出1对或2对对称点分别小于冲压间隙1/2左右,这样在冲切废料的时候由于小间隙冲压而把废料卡住在下模入子里,这种文法可以且放电加瘤或者线割方式来完成。
一般在设计下模入子(刀口)的时候都会留有3-5mm的直边。
而这种方法是没有直边直接做成8-15'斜度,因此废料是越向上间隙越小,而越往下间隙越大也就不容易向上跑料反弹了。
5、把下模入子留用3mm切离直边余下部分用放电的方法把落料部分加大使废料无积累,加长冲切冲头的长度。
每一次冲切都把废料冲离到落料区,使废料不可能向上浮料。
6、冲头如加装顶针一样加吹气孔与吹气装置。
由于吹气装置可以和冲床联动控制吹气的时间,因此可以适用较薄材料上,这一点是顶针防浮料无法比拟的。
这一种与冲头吹气原理相似又有不同,具体做法是在下模垫板做出气道,然后在需要吹气的落料孔钻向下45的斜孔贯穿落料孔,而气道与落料孔不通(切记这一点),利用空气住下吹的时候形成一个负压空间把废料吸下去。
由于极薄材料的冲压间隙较小,上面一些防止废料浮料的方法不是十分合适,如顶针顶料、下模做凸点、工业吸料器等。
一种沉头孔冲压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国内一般对产品的沉头孔都是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制作,这样在面对大批量产品时就显得非常的被动,效率非常的低。
另一方面采用冲压加工,比如先冲过孔再压沉头孔;或者挤压沉头孔,再冲过孔;或者先冲过孔,再压斜面,再冲过孔等方法,都存在压沉头孔时孔变形量大导致孔开裂、制件变形、冲孔毛刺等问题。
所以,如何能够提高沉头孔的加工效率和制件精度、降低废品率,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已经是业界越来越重视的事情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头孔冲压成形模具,以解决现有沉头孔加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头孔冲压成形模具,包括用于对坯料进行挤压制成工序件的挤压模具和用于对工序件进行冲孔整形获得具有成品沉头孔的成品的冲孔整形模具;挤压模具包括:挤压冲头和挤压凹模;挤压冲头的端部为一个挤压圆台;挤压凹模顶部设有挤压刃口,挤压刃口下部设有顶杆孔;冲孔整形模具包括:冲孔-整形冲头和冲孔凹模;冲孔-整形冲头的最底部为一个圆柱体,圆柱体的上部连有一个整形圆台;冲孔凹模顶部设有冲孔刃口,冲孔刃口锋利,无圆角。
进一步的,工序件上由挤压冲头挤压形成的沉头孔中,锥角为A2,大端直径为D21,小端直径为D2;挤压圆台的大端直径为D51,小端直径为D5,锥角为A5;成品沉头孔的锥角为A3,大端直径为D31,小端直径为D3;A2=A5,D21=D51,D2=D5;A2比A3大3°-5°;D21比D31大1mm-2mm;D2比D3大1mm-2mm。
进一步的,挤压凹模的挤压刃口顶部设有圆角;挤压凹模的挤压刃口带有拔模斜度;挤压凹模的挤压刃口顶部直径为D6,D6比D3小0.5mm-1mm。
进一步的,冲孔-整形冲头上圆柱体的直径为D8,整形圆台的小端直径为D8,大端直径为D81,锥角为A8;A8=A3,D81=D31,D8=D3。
进一步的,冲孔刃口的刃口直径为D9;冲孔刃口和冲孔-整形冲头的圆柱体配合用于进行冲孔;刃口直径D9和冲孔-整形冲头的小端直径D8采用最小的合理冲裁间隙进行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边装置;压边装置用于对坯料进行挤压和对工序件进行冲孔整形时提供一个能够调节的压边力。
进一步的,顶杆孔中安装有反顶冲头,反顶冲头下部连接有气动顶杆,气动顶杆用于在成形时提供一个能够调节的背压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沉头孔冲压成形装置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挤压模具将板状坯料先通过挤压的方式制成工序件;。
第二步,冲孔整形模具将工序件通过冲孔-整形的方式制成成品和废料;。
第一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压边装置用压边力Fy将坯料压在挤压凹模上,然后挤压冲头穿过压边装置的冲头过孔挤压坯料,使得部分坯料进入挤压凹模的刃口中,形成工序件,此阶段中,由于挤压凹模的挤压刃口顶部设有圆角R6,挤压凹模的挤压刃口带有拔模斜度A6,能有效阻止裂纹的产生,挤压凹模的顶杆孔中安装有反顶冲头,反顶冲头下部连接有气动顶杆,在挤压的过程中提供背压力Fd,使得整个挤压过程中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阻止裂纹的产生;。
第二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工序件通过在第一步中被挤入挤压刃口中的凸起坯料居中定位于冲孔刃口中,压边装置用压边力Fy将工序件压紧在冲孔凹模上;然后冲孔-整形冲头穿过冲头过孔对工序件进行冲孔,冲去废料,并对工序件的锥孔进行整形,获得带沉头孔的成品。
进一步的,第一步挤压获得工序件上沉头孔的锥角A2比成品上沉头孔的锥角A3大3°-5°;第二步中,通过冲孔-整形冲头的圆柱体和冲孔凹模配合,冲去废料,然后整形圆台挤压工序件上沉头孔底部圆角区域的材料,使其向上流动转移到沉头孔的上部未被充填的区域,对工序件上沉头孔的形状进行微整形,形成最终成品的沉头孔。
进一步的,整个整形过程中冲孔-整形冲头未完全被工序件的材料包围,材料始终有自由流动空间,防止孔的胀裂。
本实用新型一种沉头孔冲压成形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第一步所使用的挤压模具,采用强力压边,多余的料进入挤压凹模中,坯料外形变形小。
2)第二步所使用的冲孔-整形模具,主要完成冲孔工作,同时对工序件的沉头孔底部圆角这个局部进行微整形,冲挤冲头始终未完全被坯料包围,坯料也始终有自由流动的空间,可在小变形和低载荷下实现沉头孔的精确成形,制件变形小、无毛刺,避免了孔胀裂等问题。
3)模具寿命和制件精度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及模具加工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图1(a)至图1(c)为沉头孔冲压成形工艺的流程图;。
冲压工理论考试题
二、单选题(在空格内填写字母,每题3分,共30分)。
A.h模<H机最小;B.H机最小<h模<H机最大;C.h模>H机最大。
2.冲裁间隙是指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差,以下关于冲裁间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冲裁间隙越大,模具寿命越高;B.合理冲裁间隙的大小和工件的厚度有关;C.冲裁间隙越小越好;。
A、SPCC;BC2680;C45#钢;D铍铜。
5.冲裁时材料的分离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顺序依次为()。
A、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开裂分离;B、塑性变形弹性变形开裂分离;C、弹性变形开裂分离塑性变形。
A、行程不可调;B、行程和吨位较小;C、闭合高度可调。
7.冲压过程主要是利用()实现对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
A、冲压设备和模具;B、车床;C、铣床;D、锻造工具。
9.回弹是弯曲加工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以下不能减小弯曲时回弹的措施是()。
A.提高弯曲加工速度;B.改进零件结构,如在弯曲部位加筋;C.采用折弯处加压印方法。
A、减小摩擦面之间的阻力;B、减小金属表面之间的磨损;C、冲洗摩擦面间固体杂质;D、使压力机均匀受热。
11.搬运的物体超过()KG,应使用搬运设备。
12.对步距要求高的连续模,采用()的定位方法。
A、固定挡料销;B、侧刃+导正销;C、固定挡料销+初始定位销;D、固定挡料销+侧刃。
A、植物油;B、矿物油;C、动物油;D、混合油。
14.冲头最主要的失效形式是(),冲头的硬度一般比凹模硬度()。
A、变形失效;B、磨损失效;C、高;D、一样;E、低。
15.冲压加工是在常温下,利用冲压设备和模具,使材料在压力作用下发生()。
A、永久变形或分离;B、塑形变形;C弹性形变。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五金模具几种常见的跳废料解决方案的介绍了,一种沉头孔冲压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