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双语】国内外轴承钢的钢种系列及研发状况(德国「En」标准1.7131合结钢称是什么材质)

博主:adminadmin 2022-09-24 19:30:01 条评论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英双语】国内外轴承钢的钢种系列及研发状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德国「En」标准1.7131合结钢称是什么材质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中英双语】国内外轴承钢的钢种系列及研发状况2、德国「En」标准1.7131合结钢称是什么材质3、是如何被锻...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英双语】国内外轴承钢的钢种系列及研发状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德国「En」标准1.7131合结钢称是什么材质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中英双语】国内外轴承钢的钢种系列及研发状况(德国「En」标准1.7131合结钢称是什么材质)

1、【中英双语】国内外轴承钢的钢种系列及研发状况

2、德国「En」标准1.7131合结钢称是什么材质

3、是如何被锻造出来的?揭秘大马氏革钢的铸造及原理

【中英双语】国内外轴承钢的钢种系列及研发状况

  美国的ASTMA534的渗碳钢标准中,除了涵盖ISO/FDIS683-17中所有的钢种外,还包括:4118H、4320H、4620H、4720H、4817H、4820H、5120H、8617H、8620H和9310H。

  中国的渗碳轴承钢标准GB/T3203-82中的钢种有:G20CrMo、G20CrNiMo、G20CrNi2Mo、G20Cr2Ni4、G10CrNi3Mo、G20Cr2Mn2Mo。

  G20CrMo钢经渗碳、淬回火后,表层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达到轴承材料基本要求。

  心部硬度较抵,有较好的韧性,适用于制作耐受冲击负荷的零部件,另外还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G20CrNiMo钢经渗碳或碳氮共渗后,具有明显优于GCr15钢的接触疲劳寿命,其表面耐磨性与GCr15钢相近,心部有足够的韧性。

  该钢种还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是制作耐冲击负荷轴承的良好钢种,它的性能与美国8620H的相近。

  G20CrNi2Mo钢具有中等表面硬化性,它比G20CrNiMo钢更具良好的淬透性和综合力学性能。

  适用于制作铁路火车滚动轴承的套圈,还可制作汽车的齿轮。

  G20Cr2Ni4钢渗碳后表面具有相当高的硬度、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同时具有良好心部韧性,能耐强烈的冲击负荷。

  但在使用中对白点形成敏感,易出现回火脆性。

  G10CrNi3Mo是一种合金含量相对高的、高淬透性的表面渗碳钢。

  因其含碳量较低,心部硬度不高于3238HRC,它的性能与美国的9310H相近。

  G20Cr2Mn2Mo钢的强度、塑性、韧性及工艺性能与G20Cr2Ni4钢的性能相似,其渗碳速度快,易达饱,而且渗碳表面易形成粗大粒碳化物,主要用于制造工作在高冲击负荷下的特大型和大中型轴承。

  中碳轴承钢的开发主要是为适应轮毂和齿轮等部位轴承,以及用于多种功能的轴承部件或特大型轴承,适用于制作掘进、起重、大型机床等重型设备上用的特大尺寸轴承,一般转速不高,但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载荷及弯曲应力等。

  其热加工、冷加工性能较好,热处理工艺与渗碳、碳氮共渗处理相对比也较简单,且同样达到表面硬化效果,因此,近年来很畅销。

  纳入ISO/FDIS683-17国际标准中的中碳轴承钢钢种有:C56E2(相当于S55C或SAE1055)、56Mn4、70Mn4(相当于SAE1070)、43CrMo4(相当于SCM440或SAE4142)。

  美国的中碳轴承钢标准ASTMA866(2001)中,除了C56E2和56Mn4之外,还有:1030、1040、1050、1541、1552、4130、4140、4150、5140、5150、6150和43CrMo4。

  这些中碳轴承钢在经淬回火处理后,具有高屈服强度比,高弹性极限和耐磨性能,良好的抗疲劳和频繁的抗冲击性能。

  中国的中碳合金钢中常用于中碳轴承钢的钢种有:55、50MnA、70Mn、37CrA、65Mn、50CrVA或50CrNi、55SiMoVA、50SiMo、50CrNiMo或SAE8660。

  为适应化工、石油、造船、食品工业等的需要而研发的不锈轴承钢,主要用于制造工作在腐蚀环境下的轴承及某些零部件,也可用于制造仪器、仪表用的低摩擦、低扭矩微型精密轴承。

  不锈轴承钢主要有:中、高碳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等。

  为满足轴承的硬度要求,多采用马氏体不锈钢。

  ISO/FDIS683-17中纳标的不锈轴承钢的钢种有:X47Cr14、X65Cr14、X108CrMo17(相当于ASTM440C)、X90CrMoV18-1。

  美国标准ASTMA756中的不锈轴承钢有:440C和440CMOD。

  中国的不锈轴承钢GB3086标准中的钢种为9Cr18(相当ASTM440C)和9Cr18Mo。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迅猛发展,用于喷气发动机、燃汽轮机和宇航飞行器的轴承制造要求越来越高,轴承的工作温度日渐攀高,甚至高于300℃。

  这些高温轴承钢的特点有:较高的高温硬度(大于50HRC)和尺寸稳定性、耐高温氧化性、低的热膨胀性和高的抗蠕变强度,其中前两项为选择高温轴承钢材料的主要指标。

  高温轴承钢分为:高温不锈轴承钢、高温高速工具钢和高温渗碳轴承钢。

  ISO/FDIS683-17中入标的高温轴承钢的钢种有:80MoCrV42-16、X82WmoCrV6-5-4、X75WCrV18-4-1。

  美国的高速工具钢ASTMA600(1999)标准中的T1、M2、M50等钢种可作为高温轴承钢使用。

  中国的高温轴承钢标准GB3086中的钢种为:8Cr4Mo4V和10Cr14Mo4。

  8Cr4Mo4V是一种含鉬(Mo)的高温不锈钢,相当于ASTMA600标准中M50钢,M50钢也是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高温轴承钢,具有良好的高温硬度和高温尺寸稳定性,并且有抗高温接触疲劳性能,用以制造工作温度在315℃以下使用的轴承,这些轴承主要用于飞机、舰艇发动机,还用于冶金、化工和原子能工业中高温设备。

  10Cr14Mo4钢是9Cr18Mo的改进钢种,其增加了Mo含量,而,减少了Cr含量,使其高温硬度和耐磨性均提高,使用温度可达480℃。

  中国的高温轴承钢系中的高速工具钢的钢种有Cr4Mo4V和W18Cr4V。

  前者相当于美国的M50,因综合性能优良,合金元素含量低而广泛使用,它在耐磨性、高温硬度和抗氧化性等方面与10Cr14Mo4相当,作为中级高温轴承钢材可用于制造工作在315℃以下使用的轴承,后者相当于ASTMA600中的T1,适用于工作在更高温度和更高温硬度条件下的轴承。

德国「En」标准1.7131合结钢称是什么材质

  合金钢种类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为低合金钢(含量。

  10%);按质量分为优质合金钢、特质合金钢;按特性和用途又分为合金结构钢、不锈钢、耐酸钢、耐磨钢、耐热钢、合金工具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弹簧钢和特殊性能钢(如软磁钢、永磁钢、无磁钢)等。

  德国「En」标准1.7131合结钢称是什么材质。

是如何被锻造出来的?揭秘大马氏革钢的铸造及原理

  闻名遐迩的钢材的锻造工序其实也不怎么神秘。

  1.精炼:经人工选用捣碎到粉末状的矿石,用淘洗法反复清洗,从而使矿石从杂质中分离出来。

  就像淘金者们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黄金的颗粒一样。

  现在的洗煤厂还沿用类似的处理方法筛选优质煤炭。

  2.渗碳:精炼并干燥后的铁矿石放入经火硬化的小型粘坩埚内。

  现代科学发现,毛竹含有的氧化矽(Silica)可以促进这一溶化过程,类似于催化剂。

  而通过固体扩散过程(soliddiffusionprocess),碳元素被吸收。

  持续长时间的铸造后紧接着需要慢慢冷却到800℃约12至24小时。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大量树状碳化铁晶体(largedendriticironcarbidecrystals)(该晶体也称为渗碳体(cementite)-Fe3C(即碳化三铁)能够优化形成和均匀分布于在满布小孔的海绵体铁体内。

  而这些大的晶体事实上就是大马士革钢花纹或水纹的主要成份。

  渗碳体(cementite)或称碳化晶体(carbidecrystals)非常坚硬且抗酸性强。

  这样的钢,表面被抛光後会呈现出带白色的银色。

  与此形成对比的珠光体(pearlite)则由粘结金属组成,经腐蚀后成黑色,这一黑一白就是大马士革钢表面产生不同颜色花纹的根源。

  3.脱碳:钢锭冷却後还需脱碳热处理:冷却後把坩埚从火中移开,并打破。

  取出半球形(也有说是圆饼装,我个人更倾向于这种说法)的钢锭(ingot)。

  波斯人称为蛋(eggorbaida),哈哈。

  经正常铸造的钢锭那是相当的硬啊,再怎么锤打後也不会有凹痕,故需用含有铁屑或粉末状铁矿石的黏土混合物覆盖,重新加热到火红色约700℃至900℃,从而强化钢锭的脱碳。

  如此这般重复,直到金属过到足够的软度以便锻造。

  通常认为,有控制的反复捶打也可以使钢锭的含碳量达到理想水平。

  众所周知,含碳量太高了就成了生铁了,太低了又成不了钢。

  有趣的是,日本刀的锻造过程中,用的是玉钢。

  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是覆盖粘土混合物在刀身上后,(刀刃处覆盖的较薄,刀脊处覆盖的较厚)在火中炼造,使得刀刃处受热形成晶体,相对刀脊更坚硬锋利,刀脊处保持相对刃部较软,更有弹性。

  这样之后刀匠会迅速打破密封的粘土,大喝一声将刀浸入水中(通常时间都选在在半夜里,据说那样精力更集中)。

  这种冷热交替,热胀冷缩使得刃部的晶体收缩,变得更加坚硬,而收缩的痕迹就形成了日本刀上独有的特殊刃纹。

  将钢锭的温度慢慢降低,并精确控制在700℃至900℃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当年的铁匠只能凭借个人经验,以火的颜色到达暗红时为标准进行锻造。

  因为温度高于900℃时,渗碳体和奥氏体的晶体(crystalsofcementiteandaustentite)就开始形成,碳元素开始熔解于钢锭,不仅又增加了硬度,还会造成晶体及波形花纹图案的损失。

  但若温度低於700℃,,钢就不能得到充份的锻炼。

  因为欧洲的铁匠一般在1300℃的高温下来锻炼金属,(那年代没有温度计,全凭眼睛看,有些有经验的铁匠还掌握着吐口吐沫到火里测试温度的技术)因此他们永远没能掌握到锻炼大马士革钢的技术。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中英双语】国内外轴承钢的钢种系列及研发状况的介绍了,德国「En」标准1.7131合结钢称是什么材质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