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软模材料(氮化硅陶瓷模具拉伸不锈钢.pdf)

博主:adminadmin 2022-09-25 06:18:05 条评论
摘要:很多人不知道硅胶软模材料的知识,小编对氮化硅陶瓷模具拉伸不锈钢.pdf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硅胶软模材料2、氮化硅陶瓷模具拉伸不锈钢.pdf3、今天这里教你!!!硅胶软模材料做建材模具用的硅胶材料,硅胶软模用途:广泛用于PU树脂、不饱和树脂、聚氨酯树脂、婚庆蜡烛、石膏工艺品、肥皂手工皂、轮胎翻模等...

很多人不知道硅胶软模材料的知识,小编对氮化硅陶瓷模具拉伸不锈钢.pdf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硅胶软模材料(氮化硅陶瓷模具拉伸不锈钢.pdf)

1、硅胶软模材料

2、氮化硅陶瓷模具拉伸不锈钢.pdf

3、今天这里教你!!!

硅胶软模材料

  做建材模具用的硅胶材料,硅胶软模用途:广泛用于PU树脂、不饱和树脂、聚氨酯树脂、婚庆蜡烛、石膏工艺品、肥皂手工皂、轮胎翻模等包模灌注模模具制作。

氮化硅陶瓷模具拉伸不锈钢.pdf

  作为结构材料、刀具材料和机械密封材料已时间为50h,烧结气氛为常压氮气。

  获得成功的应用,但目前尚未见到国内外利出炉空冷,在平面磨床和内圆磨床上分别精。

  用氮化硅作为模具材料使用的报道,虽然近加工端面和内圆到最终尺寸,圆角R处用细。

  期有人提出利用陶瓷材料的高硬度、高化学金刚石砂纸抛光,凹模尺寸如图1所示。

  稳定性,用其代替加工金属的模具钢,但尚未。

  得到实施[1],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氮化硅。

  为此,用氮化硅陶瓷制作了拉伸模具,进上45钢模座后压紧。

  行了拉伸SUS304(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器。

  收稿日期:1998年1月18日温杯盖,被拉伸材料为SUS304不锈钢。

今天这里教你!!!

  设计冲压模具的时候,可以在客户产品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圆角加大,不要搞得太尖了,有些设计不太懂,设计出来的拉伸模具,试模的时候开裂的很厉害,想累死钳工啊。

  拉伸时,采用必要的润滑,有利于拉伸工艺的顺利进行,筒壁减薄得到改善。

  但必须注意,润滑剂只能涂在凹模的工作表面,而在凸模和材料接触的面千万不要润滑,因为凸模与毛胚表面间是属于有利摩擦,它可以防止材料滑动、拉裂以及变薄。

  ★修冲压模具需要会的技术和用到的加工设备。

  首先得开料吧,不把材料开出来怎么进行下一步加工呢。

  一般一块模板必须先经过刨床大概刨平,然后再经过大水磨(磨床,也称为大磨床)粗磨、粗加工,留一定的余量(一般留50条余量,精度要求正负十条就可以了),然后需要热处理的就拿去热处理,热处理完毕了以后,在经过大磨床精加工,这个时候精度就要求高一点了,比如模板厚度是25.00mm,那么精度要求必须在正负0.01mm以内。

  看模板的作用了,一般差一到两条都没多大关系,只要打出来的产品没有模具印子就好了。

  磨床加工完了以后,送去放穿线孔,然后线割,再然后铣床、CNC等。

  如果是小零件,是这样的:根据零件大小,用锯床锯,或用铣床铣,开粗以后磨床磨,多余的切割片切掉,搞得差不多了看情况要么去线切割割,要么去CNC(也成高速铣床)加工,需要放电就放点等。

  总的来说,就是刨床、车床、铣床、钻床、磨床,这些是模具钳工人员必须熟练操作的,不过现在稍微大一点的厂基本都用不到刨床、车床,因为都是有专人负责加工的,根本用不着你操心。

  撇开刨床、车床,还有哪些加工设备必须为钳工人员所掌握呢。

  既然制作一套冲压模具需要用到这么多的加工设备,那么修模具呢。

  哪里坏了就修那里,比如不脱料,可能是弹簧力量不够大、脱料零件设计不合理等,此时可能会需要更换弹簧、或增加弹簧,或者改善脱料结构、增加顶料销等,那么就需要用到钻床钻孔、或铣床钻孔沉头,也有可能用到烧焊,那么就需要会操作氩弧焊机器、会烧氩弧焊等,烧完了可能还需要磨、铣等。

  好了,不多说了,总的来说,冲压模具钳工修模人员需要会的技术有。

  2、熟练操作磨床、铣床、钻床、氩弧焊,加工出来的零件应该符合模具精度要求,刨床、车床基本用不到,这个不会也没多大关系。

  以前是必须要会的,现在科技都发展的这么快,就用不到了。

  还有磨钻头、磨铣刀等,这些也是需要大概掌握的,有时候修模要用到,而你又不会的话,那只有干着急,或找别人帮忙。

  3、还有放电、线割、CNC,你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吗。

  方便修模的时候可以灵活选用,节省时间,提高修模效率。

  总之,就这么多了,模具工作原理懂了之后就什么都不怕了,模具坏了也立马就能想到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该动哪里等。

  设计人员的话,你需要熟练操作绘图软件、实体建模等,如CAD,或UG、Pro/E、3DMAX、Mastercam等,具体看人家厂里要求,可以把模具设计出来就OK。

  CAD可以用来设计比较简单的模具,一些复杂的模具就需要用到三维方面的,实体造型会比较直观一点,出的错也会少点,毕竟靠CAD来空想的话,即使你空间想象能力再强,还是不那么容易把复杂的模具结构空想的那么透,不能保证不会出现画错、漏画、结构错误的问题,增加模具加工时间,导致模具成交时间增长,浪费时间,消耗人力物力。

  钳工人员的话,也需要懂一点绘图软件方面的知识,简单的查查直线的长度,零件的宽度尺寸等,这些你应该会。

  因为修模有时候要用到,不知道零件的尺寸那么如何进行加工、修模呢。

  一般的模具脱料板都是没有设计压料槽的,比如一般的工程模,都是没有压料槽的,但为什么连续模需要设计压料槽呢。

  因为连续模脱料板在与下模板接触并压住材料的时候,强压的话不代表能完全把材料压住,所以一般连续模的脱料板上、接触下模板的那个面都会有0.05mm到0.08mm深度的压料槽(可以根据料厚适当调整),俗称“预压”,宽度的话刚好比料带要宽那么一点,保证把料全部压在里面,这样才能保证剪裁时料带在模具中间的间隙均匀,使模具在剪裁时可以把材料充分压住,防止因为压料不均造成的冲头、刀口磨损,光亮带不整齐等。

  注意:因为是压料槽与限位柱配合使用来控制产品料带在模具中的间隙,脱料板上设计有压料槽,所以在设计限位柱的时候(有些地方称为止高柱,即限制高度的柱子,哈哈。

  ),还应该把这个预压深度也要考虑进去,以减少钳工在组模时的调整时间,加快模具的进度。

  比如:产品材料厚度为0.20mm,脱料板压料槽可以设计为0.05mm,则下模板上的限位柱高度可以设计为:下模板厚度+(0.20mm-0.05mm),假如下模板厚度为25.00mm的话,那么下模板上的限位柱高度可以设计为:25.00mm+(0.20mm-0.05mm)-0.03mm强压25.12mm,这样就可以了,强压的话留0.03mm就差不多了。

  如果限位柱高度设计为25.15mm的话,这时候强压就没有了,这样是不合理的哦,最好留一点强压,0.03mm即可,不要设计的那么死哈。

  垫脚可分为下垫脚、上垫脚;托板可分为下托板、上托板。

  连续模的垫脚托板主要作用为:支撑和固定模具,抗压减震、延长模具寿命,增加模具高度、方便架模(即把模具安装到冲床上),下垫脚和下托板还有方便排除废料的作用。

  其实这些东西基本没什么用,能不用就不用吧,因为还有模座呢。

  但是注意:需要落料的模具,在忽略下托板和下垫脚的时候要注意了哦,因为下垫脚和下托板还有方便排除废料的作用呢,可别忘记了哦,如果出了这样的差错,导致模具无处落料,可真是会被别人笑掉大牙的。

  在不影响落料或者不需要落料、方便架模、模具的其他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的前提下,下垫脚和下托板倒是可以省略。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硅胶软模材料的介绍了,氮化硅陶瓷模具拉伸不锈钢.pdf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