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常用冲压模具设计与注塑模具成(折弯机下模具)

很多人不知道29个常用冲压模具设计与注塑模具成的知识,小编对折弯机下模具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2、折弯机下模具
3、冲压模具设计篇:卷圆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学习值得一看
29个常用冲压模具设计与注塑模具成
8、第一次试模时,一定要慢慢将上模合下,对于有拉伸工序时,一定要用保险丝试料位厚度,料位间隙达到材料厚度后再试模,刀口一定要先对好。
拉延筋请使用活动镶件,以便于调节拉延筋的高度。
9、试模时,基准孔、基准面一定要模具配好后再将产品放在检具上测量,或送去CMM做3D报告,否则没有意义。
10、红丹一定要配好,贴合率达到80%以上,才可以开剪口,做CMM报告,或者是基准孔基准面已配好,产品已非常稳密,贴合率可以适当降低。
配红丹是非常重要的事项,否则产品不稳定,无法进行后期的改模判断,零件尺寸将达不到客户要求。
11、客户样办要求:一般先是镭射办→剪口办→100%OK办,在镭射办阶段就要把红丹配好,送料调好,解决破裂起皱、尺寸公差问题,在开剪口办时基本上改好主要问题,后面是微调(模具局部改良)。
12、在客人一定要剪口办但是工艺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软料刀口(就是直接用45钢开刀口,改剪口时直接烧焊,等尺寸OK后再开正式硬料刀口)。
13、对于3D复杂的产品,可以采用3D镭射的方法去镭射,在3D镭射前一定要做好3D图形,用CNC打好基准点位后再送去3D镭射,3D镭射还要做定位砂型。
14、对于高强度钢板,刀口材料要采用A88或V4等硬质合金材料。
15、在试模时,为试拉伸效果,可以在材料上不同位置上垫砂纸来试效果,确定效果后在相应位置在活动的拉延筋或活动的麻点阵(就是将一块镀件磨成麻点),用来起磨擦阻碍走料。
16、折弯较多的零件,调模时要按工序一步一步来调折弯。
17、调成型角度时,可以收小折弯时的R角或移动折线基准来实现达到成型角度的目的。
18、调模时多数采用垫片来调节成型公的高低,或者左右前后移动成型公件,垫片一般使用不锈钢硬片。
(如是客户不准用垫片,就等模具调好后再做新的工件给客户)。
19、不锈钢材料的模具成型件,不能使用TD,要使用(TICN)或称PVD。
20、要确定客人正式材料什么时候到,在试模时,节约使用材料,避免材料不够的现象发生。
21、连续模的感应器(Sensor)有两种,一种是步距感应器,另一种是落料感应器。
折弯机下模具
一般用T8或T10、T10A的,再好一些的42CrMo材质的,它要求的主要是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能,选用冷作模具钢.Cr12MoV是很好的材料。
使用性能可以满足,工艺性能也好,价格会高点.42CrMo是.。
冲压模具设计篇:卷圆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学习值得一看
2.3.2确定搭边值采用少废料排样法,即只有在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有搭边。
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称为送料步距(简称步距或进距)。
送料步距的大小为条料上两个对应冲裁件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条料是由板料剪切下料而得,为保证送料顺利,剪裁时的公差带分布规定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
条料在模具上送进时采用侧刃定距导正销精定位,使用导料向和侧压装置导向时,在宽度方向也会产生送料误差,由于零件--端中需要卷圆成形故采用单侧载体。
当导料板之间有侧压装置时或用手将条料紧贴单边导料板时,条料宽度按下式计算:。
材料利用率通常是以-一个步距内零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
2.4.1冲裁工序(冲孔、切槽、冲切侧刃)。
冲孔、切槽后条料外形尺寸没有变化,冲切侧刃后条料宽度减小2mm。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29个常用冲压模具设计与注塑模具成的介绍了,折弯机下模具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