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调研与分析(复合材料闭模工艺种类(闭模成型工艺有哪些))

博主:adminadmin 2022-10-10 00:45:01 条评论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调研与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复合材料闭模工艺种类(闭模成型工艺有哪些)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调研与分析2、复合材料闭模工...

今天给各位分享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调研与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复合材料闭模工艺种类(闭模成型工艺有哪些)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调研与分析(复合材料闭模工艺种类(闭模成型工艺有哪些))

1、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调研与分析

2、复合材料闭模工艺种类(闭模成型工艺有哪些)

3、九大模具故障,九种解决方案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调研与分析

复合材料闭模工艺种类(闭模成型工艺有哪些)

  压模压模工艺是指在模具关闭时,通过钳夹力将复合材料预制件压入模具腔。

  使用复合材料预制件压模成型的产品有:片状模塑料(SMC)、团状模塑料(BMC)和湿成型复合材料。

九大模具故障,九种解决方案

  其次是材料太软,使用一段时间后锥孔小端变形或损伤,以及喷嘴球面弧度太小,致使浇口料在此处产生铆头。

  浇口套的锥孔较难加工,应尽量采用标准件,如需自行加工,也应自制或购买专用铰刀。

  大型模具因各向充料速率不同,以及在装模时受模具自重的影响产生动、定模偏移。

  在上述几种情况下,注射时侧向偏移力将加在导柱上,开模时导柱表面拉毛、损伤,严重时导柱弯曲或切断,甚至无法开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模具分型面上增设高强度的定位键四面各一个,最简便有效的是采用圆柱键。

  导柱孔与分模面的垂直度至关重要,在加工时是采用动、定模对准位置夹紧后,在镗床上一次镗完,这样可保证动、定模孔的同心度,并使垂直度误差最小。

  此外,导柱及导套的热处理硬度务必达到设计要求。

  导柱在模具中主要起导向作用,以保证型芯和型腔的成型面在任何情况下互不相碰,不能以导柱作为受力件或定位件用。

  在几种情况下,注射时动、定模将产生巨大的侧向偏移力。

  塑件壁厚要求不均匀时,料流通过厚壁处速率大,在此处产生较大的压力;塑件侧面不对称,如阶梯形分型面的模具相对的两侧面所受的反压力不相等。

  模具在注射时,模腔内熔融塑料产生巨大的反压力,一般在6001000公斤/厘米。

  模具制造者有时不重视此问题,往往改变原设计尺寸,或者把动模板用低强度钢板代替,在用顶杆顶料的模具中,由于两侧座跨距大,造成注射时模板下弯。

  故动模板必须选用优质钢材,要有足够厚度,切不可用A3等低强度钢板,在必要时,应在动模板下方设置支撑柱或支撑块,以减小模板厚度,提高承载能力。

  自制的顶杆质量较好,就是加工成本太高,现在一般都用标准件,质量要差一些。

  顶杆与孔的间隙如果太大,则出现漏料,但如果间隙太小,在注射时由于模温升高,顶杆膨胀而卡死。

  更危险的是,有时顶杆被顶出一般距离就顶不动而折断,结果在下一次合模时这段露出的顶杆不能复位而撞坏凹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顶杆重新修磨,在顶杆前端保留1015毫米的配合段,中间部分磨小0.2毫米。

  所有顶杆在装配后,都必须严格检查配合间隙,一般在0.050.08毫米内,要保证整个顶出机构能进退自如。

  冷却系统的设计,加工以产品形状而定,不要因为模具结构复杂或加工困难而省去这个系统,特别是大中型模具一定要充分考虑冷却问题。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调研与分析的介绍了,复合材料闭模工艺种类(闭模成型工艺有哪些)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