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基础:冲压加工常用材料和基本要求(温州模流分析基础入门推荐!2022已更新(今日/要点))

很多人不知道模具基础:冲压加工常用材料和基本要求的知识,小编对温州模流分析基础入门推荐!2022已更新(今日/要点)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模具基础:冲压加工常用材料和基本要求
不锈钢板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如SUS301、SUS304等。
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耗中仅次于铝,在电子、电气行业的应用最广、用量最大。
铜能与许多其他金属形成合金,如铜与锌的合金称为黄铜,铜与镍的合金称为白铜,铜与铝、锡等的合金称为青铜。
在铜中加入合金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弹性、易切削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从而可以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铝材质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易延展性、耐腐蚀性等性能,应用很广。
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
冲压的材料对于产品设计十分重要,一般经由设计人员考虑,而工艺人员只需对材料选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温州模流分析基础入门推荐!2022已更新(今日/要点)
为何选择我们做模流分析,仅仅会熟练操作和使用软件是远远不够的。
操作和使用此软件仅仅相当于CAE的初级水平而已.而对于专业的CAE分析工程师来而言,除了需要熟练操作软件外,掌握各种操作秘诀、精通各种分析工艺及软件的高级参数设置、精通模具结构和注塑成型知识、正确判读分析结果、熟知问题点及其解决方案、能针对问题点来正确地更改设置/注塑成型工艺以及模具/产品结构等等,以达到通过利用CAE软件,能够在软件中模拟实际试模调机的水平,从而能够真正地利用模流分析创造经济效益。
热锻模具选材与制造工艺探讨(2)
2.4喷丸、研磨、抛光处理:淬火、回火后、表面热处理前,进行喷丸处理,可以形成表面压应力层,改变淬火、回火处理后的表面拉应力状态;进行模具抛光处理,可消除模具加工表面缺陷而提高模具寿命,一般采用人工加工。
2.5离子氮化:提高模具疲劳性能和耐磨性,最好采用N2而不采用NH3,避免H+对模具的氢脆作用。
离子氮化温度一定要低于淬火后的回火温度,以避免模具基体硬度的降低和模具的变形,从而导致模具的失效。
2.6深冷处理(液氮处理):原理是降低残余奥氏体、形成表面压应力、提高硬度和表面耐磨性、疲劳性能。
但需注意安全(液氮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烧伤)。
深冷处理的一般规范:模具(室温状态)液氮(-196℃)/2小时自然回到室温160170℃/4小时空冷。
当然,热锻模具在使用开始和过程中,由于承受冷热交变过程,因此,为了提高模具的寿命,对模具的充分预热也非常重要,预热不充分或预热温度偏低将会严重影响模具使用寿命,一般预热温度为200250℃,开始锻造前,模具预热保温时间一般不得低于1小时。
热锻模具采用表面处理技术主要由:涂层处理(如真空涂TiN或TiCN)、镀层处理(如镀Cr,Ni-P镀)多元共渗处理(如C、N、O或C、N、O、S)、离子注入形成表面合金化层、渗B处理、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VCD)等。
各种表面强化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模具基础:冲压加工常用材料和基本要求的介绍了,温州模流分析基础入门推荐!2022已更新(今日/要点)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