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材质分类的知识(碳钢和不锈钢的区别)

博主:adminadmin 2022-10-16 16:30:01 条评论
摘要:今天给各位分享铸造材质分类的知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碳钢和不锈钢的区别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导读目录:1、铸造材质分类的知识2、碳钢和不锈钢的区别3、供应进口/国产022Cr19Ni16Mo5N不锈钢铸造材质分类的知识灰铁(...

今天给各位分享铸造材质分类的知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碳钢和不锈钢的区别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铸造材质分类的知识(碳钢和不锈钢的区别)

1、铸造材质分类的知识

2、碳钢和不锈钢的区别

3、供应进口/国产022Cr19Ni16Mo5N不锈钢

铸造材质分类的知识

  灰铁(HT)一般分:HT200、HT250。

  铜:磷铜、红铜、紫铜、青铜、黄铜、光亮铜、铜屑、铍铜、马达铜、镀白铜。

  不锈钢:304不锈钢、316不锈钢、301不锈钢、201不锈钢等。

  锌:锌合金、锌渣、粗锌、破碎锤、回炉锌等。

  锡:无铅焊锡、锡渣、锡条、锡线、锡膏、锡灰等。

  铝:铝合金、铝线、铝皮铝板、铝锭、生铝、熟铝、铝箱等。

碳钢和不锈钢的区别

  说明: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较高则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较低。

  普通碳钢又称铁碳合金,依含碳量的高低,分为低碳钢(欲称熟铁)、中碳钢和铸铁。

  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低碳钢,俗称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

  在钢中含铬量大于12.5%以上,具有较高的抵抗外界介质(酸、碱盐)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

  根据钢内的组织状况,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奥氏体型,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依据国家标准GB328092规定,共有55个规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较多的有奥氏体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镍不锈)和马氏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不锈铁”,但不科学,易误解,应回避)两大类。

  奥氏体型不锈钢典型的牌号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

  马氏体型不锈钢比如有制造刀剪的不锈钢等,牌号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

  由于这两类不锈钢组织成分的差异,使其内装金属显微组织也不相同。

  奥氏体型不锈钢由于在钢中加入较高的铬和镍(含铬在18%左右,Ni在4%以上),钢的内部组织呈现一种叫奥氏体的组织状态,这种组织是没有导磁性的,不能被磁铁所吸引。

  常用来作装饰材料,如不锈钢管、毛巾架、餐具、炉具等。

  因为刀剪具有剪切物品的功能,必须有锋利度,要有锋利度必须有一定的硬度。

  这类不锈钢必须通过热处理使其内部发生组织转变,增加硬度后才能作刀剪。

  但这类不锈钢内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具有导磁性,可被磁铁吸引。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有磁性来说明是不是不锈钢材料。

  如果根据含碳量的高低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铸铁。

  而不锈钢在市场上一般含铬量大于12.5%,不锈钢有非常高的耐酸碱盐腐蚀性。

  不锈钢按照组织状况一般分为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和奥氏体型。

  在现在不锈钢的市场中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奥氏体型的不锈钢,也可以称为镍不锈钢,第二是马氏体型的不锈钢,也可以叫做不锈铁,但是不锈铁的这个叫法是不科学的。

  不锈钢在钢中一般加了很高的铬和镍,所以钢的内部组织就会出现一种叫做奥氏体的组织状态,这种组织是没有磁性的。

  而马氏体型的不锈钢一般是可以用来制作剪刀类的,这种不锈钢一般是通过热处理使内部组织来发生变化的,所以这种组织具有磁性。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以后判断不锈钢的真假不能简单的用不锈钢是否带有磁性的方法来辨别了。

供应进口/国产022Cr19Ni16Mo5N不锈钢

  三、管材系列规格:外径φ5-φ800,壁厚:φ0.5-φ35。

  四、带(卷)材系列规格:厚0.01-2.00。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铸造材质分类的知识的介绍了,碳钢和不锈钢的区别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