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SUS630H1150沉淀硬化不锈钢)
很多人不知道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的知识,小编对SUS630H1150沉淀硬化不锈钢进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导读目录:
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
其具有较低的C量(一般≤0.09%),较高的Cr量(一般≥14%以上),另加Mo、Cu等元素,这就使其具有较高的耐蚀性,甚至可同奥氏体不锈钢相当。
通过固溶和时效处理,可以获得在马氏体基体上析出沉淀硬化相的组织,因而有较高的强度,并可根据时效温度的调整,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强度、塑、韧性。
另外,先固溶,再依沉淀相析出强化的热处理方式,可以在固溶处理后,硬度较低的情况下加工基本成型,再经时效强化,降低了加工成本,优于马氏体钢。
马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特征是: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Ms在室温以上。
加热奥氏体化并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后,获得板条状马氏体基体,时效后从板条马氏体基体上析出Cu的细质点而强化。
成分(%)如下:C≤0.07、Ni:35、Cr:15.517.5、Cu:35、Nb:0.150.45;Ms点约120℃;Mz点约30℃。
依据时效温度不同,沉淀析出物的弥散度、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机械性能。
例:在GB1220标准中,推荐的这种沉淀不锈钢牌号是0Cr17Ni7Al(PH17-7)。
调整处理温度为760℃,保温后空冷,使奥氏体中合金碳化物析出,降低奥氏体稳定性,提高Ms点到50-90℃左右,冷却后获得板条马氏体,此时硬度可达290HB左右;。
调整处理温度955℃,提高Ms点,冷却后获得板条马氏体;。
时效处理温度为510-560℃,使Al析出,强化处理后,硬度可达336HB。
固溶处理温度为1040℃,水冷,获得奥氏体组织;。
时效处理:在490℃左右加热时效,使Al析出沉淀硬化。
可见,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经过正确处理后,机械性能完全可以达到马氏体不锈钢性能,而耐蚀性却与奥氏体不锈钢相当。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虽然都是可通过热处理方法强化,但强化机理是不同的。
由于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特点,使其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SUS630H1150沉淀硬化不锈钢
SUS630是沉淀硬化不锈钢的代表钢种,兼具耐腐蚀性和高强度。
SUS630通过在1020~1060℃的凝固热处理(固溶热处理)后进行析出硬化热处理(时效硬化热处理)使富Cu相析出,可以获得高强度和高硬度。
指定了四个热处理阶段,从强调硬度的H900(470至490C/AC)到强调韧性的H1150(610至630C/AC)。
SUS630的碳含量约为0.05%,以16%的铬-4%的镍为基,所以它含有4%的铜。
相比之下,SUS631的镍含量为7%,铝含量为1%。
SUS630的强度和耐腐蚀性是SUS304的两倍。
此外,它还具有与标准奥氏体不锈钢相媲美的耐腐蚀性和与高铬不锈钢相近的机械性能和可固化性。
根据时效硬化热处理的温度称为HOO,其机械性能也会发生变化。
屈服强度N/mm2抗拉强度N/mm2拉紧%硬度(HB)超过以上12个或更多331以上。
它是一种不锈钢,通过冷轧后的沉淀硬化热处理,在磨削的马氏体中形成含有微细Al的金属间化合物,从而获得极高的硬度。
沉淀硬化是指在凝固(固溶硬化)热处理后进行时效(沉淀)处理的硬化。
一般为34H分布,但可通过冷轧制造具有适当硬度的材料。
SUS630有沉淀硬化热处理前的S料和处理后的H料,切削性不同。
与SUS304相比,SUS630-S的切削阻力小,粘性小,因此在与SUS304相同的条件下,刀片寿命会延长。
在精加工过程中,在SUS的一般条件下可以毫无问题地加工。
如果加工量大,如粗切,建议从S料开始加工。
由于热处理引起的尺寸收缩为0.040.06%,我们将其纳入尺寸中。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沉淀硬化型马氏体不锈钢的介绍了,SUS630H1150沉淀硬化不锈钢是小编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