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耐腐蚀性的研究
本文以一种常压下冶炼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Cr18Mn18Mo2NbN0.6为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对铸态、锻造态和固溶处理态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在酸性介质(10%H2SO4和10%HNO3)中对固溶处理后的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和1Cr18Ni9Ti进行了酸浸试验和极化曲线测试;在中性介质(3.5%NaCl)中对其进行了盐雾试验和极化曲线测试;对固溶态、氮化物析出后及压缩变形量分别为10%、20%、30%和40%的试验钢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三氯化铁浸泡试验和极化曲线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的铸态组织为等轴枝晶,枝晶间存在未溶的片状氮化物和氮气孔,氮气孔在锻造过程中可以焊合。试验钢锻造后的组织为明显的层状组织,基体为奥氏体,氮化物以层片状分布在层状组织界面以及层与层之间。固溶处理后其组织为单相奥氏体,组织中存在大量的退火孪晶,奥氏体晶粒细小;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在10%H2SO4和10%HNO3中的腐蚀速率小于1Cr18Ni9Ti,其自腐蚀电位、点蚀电位较高、钝化区较宽,这是氮元素提高了耐蚀性的结果;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在3.5%NaCl中的盐雾腐蚀速度小于1Cr18Ni9Ti,1Cr18Ni9Ti出现严重的晶间腐蚀,而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表面仅有少量的较小的点蚀坑,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自腐蚀电位较高,钝态电流密度较小,因此,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比1Cr18Ni9Ti有较强的抗Cl-腐蚀的能力;不同冷变形量的试验钢自腐蚀电位、点蚀电位与固溶态近似相等,但变形量越大,点蚀坑的数目越多,蚀坑平均尺寸越大,氮化物析出后,试验钢的点蚀电位明显降低,并出现大面积的点蚀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