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304H奥氏体不锈钢WS焊接工艺
【摘要】:正A213~TP304H奥氏体钢是美国试验材料协会标准(ASTM)用钢。A213表示为技术条件编号。TP为级别代号,3为奥氏体钢,04为分组顺序号,H表示焊接专门用途符号,TP304H相当于1Cr18Ni9Ti钢。1.P304H钢的焊接性分析奥氏体钢具有耐腐蚀性能的条件主要是Cr的含量含Cr量必须大干12%,在室温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很小。当温度升高时在奥氏体晶粒边界会产生碳扩散现象,并与Cr结合,生成碳化铬。当晶粒界附近的Cr含量小于12%时,会导致贫铬,从而在腐蚀介质作用下贫铬区将失去耐腐蚀性能。导致不锈钢晶间腐蚀,这种腐蚀现象受到应力作用时就会沿晶断裂,是奥氏体钢最危险的一种破坏形式。晶间腐蚀受应力作用时产生断裂的区域分别作用在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焊缝或熔合线上。奥氏体不锈钢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会产生晶间腐蚀。它与钢的加热温度和产生晶间腐蚀的温度敏感区,焊接过程中高温停留时间有关。最敏感的温度区间为450-850℃。当加热温度小于450℃时,不会产生碳扩散现象。也就是说不会形成碳化铬化合物。当温度升高至830℃以上时,此时晶粒内铬扩散现象增强。大量的铬于晶粒的碳化合生成碳化铬,但两者都不会形成贫铬。产生晶间腐蚀最敏感的温度为630℃,因此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危险温度区,降低630℃的高温度停留时间。
发表评论